字词 | 连云港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连云港港 连云港港Lianyungang中国中部沿海的重要海港。位于北纬34°44′、东经119°27′、地处黄海海州湾西南岸、陇海铁路终点的连云港市。新亚欧大陆桥在中国中部沿海最便捷的桥头堡。港区铁路经陇海线与津浦、京广、宝成、兰新铁路相接。主要腹地为河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及苏北、皖北、川北、晋东南等地。港口以东西连岛为屏障,港阔水深、终年不冻。内航道和外航道均为-11.5m,可全天候进出7万吨级船舶,7万吨级以上至15万吨船舶可乘潮进出港口。连云港西大堤为中国最宏伟的拦海大堤,标高7m,总长6700m,为双车道。全港共有5个港区:老港区(又称东港区)、庙岭港区、墟沟港区、北港区、灌河口港区。至2002年底,全港共有泊位60个,其中装卸生产性泊位30个,万吨级以上泊位25个;最大靠泊能力为6万吨级。2002年,连云港港完成货物吞吐量达3316.2万吨,居沿海港口第10位,其中外贸吞吐量2001.8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0.5万TEU。主要货种为煤炭、金属矿石、粮食等;化肥和硫磺运量继续居全国港口前茅。 ☚ 秦皇岛港 烟台港 ☛ 连云港港 连云港港江苏省的重要海港。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第二座亚欧大陆桥最东端。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4°44′,东经119°27′。连云港属海洋性气候,常年温和湿润。港口前有东西连岛作屏障,后有云台山脉为依托,是一个山岛环抱、港阔水深、终年不冻的天然良港。连云港的兴建,酝酿于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曾设想要把它建设成为一个“可容巨舶” 的港口。1933年,当陇海铁路修至海边时,港口开始兴建,到1936年底,建成了两个码头、六个三千吨级的泊位。解放后陆续改建和新建了一些杂货泊位、浮码头等。1973年周恩来总理发出“三年改变港口面貌”指示之后,连云港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建,特别是进入80年代,港口建设突飞猛进。到1990年底,港口拥有生产岸线3000米,生产性泊位1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的泊位有13个,最大靠泊能力为3.5万吨级。年设计通过能力1645万吨。港口拥有固定资产(原值)近9亿元。职工人数为1.4万人。连云港经济腹地广阔,包括河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及苏北、皖北、川北、晋东南等11个省区。腹地内工业发达,农畜产品丰富,矿藏较多。连云港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它处于陇海铁路东端,铁路交通发达。陇海铁路与津浦、京广、宝成、兰新铁路相接,可贯通西北、中原、苏北等地区。公路与江苏省公路网相通。水路南距上海380海里,北距青岛110海里,可与国内外各港通航。连云港1990年完成的货物吞吐量达1150万吨,外贸货物占60%。该港从1986年年起开展集装箱运输业务。目前装卸的主要货种有煤炭、粮食、木材、化肥、钢材、矿产和杂货等。“七五”期间,连云港陆续开通了至南朝鲜、日本、香港、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7条定期班轮航线,其中,集装箱定期班轮航线为5条。与世界上83个国家和地区的273个港口有着贸易往来。连云港与日本的堺泉北港于1983年6月结为友好港口。为适应国内外贸易发展、特别是新亚欧大陆桥运输发展的需要,连云港目前正在进行紧张的扩建。在建的有散粮和集装箱专用码头以及西大堤等; 墟沟港区建设项目也在积极筹划中。待长达6.7公里的拦海大堤建成后,连云港将形成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3公里的优良港湾,全港共有老港区、庙岭港区、墟沟港区和北港区等4个生产港区,港池内约布置近百个泊位,整个港口大中小泊位相结合,深水泊位与浅水泊位相配套,以远洋运输为主的大型现代化,远景吞吐量可达五千万吨以上的大型港口将形成。 ☚ 花莲港 邳县港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