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近现代中国出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近现代中国出版

004 近现代中国出版

晚清时期由于政府腐败,政治上保守,经济上落后,文化方面基本上处于闭塞和停滞状态。虽然中国是纸张与印刷术的发明者,又编纂过许多卷帙浩繁的丛书、资料类编和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但到18世纪末,印刷与出版的落后状况迫使中国不得不对外开放。19世纪末,在沿海几个城市创办了近代报刊和出版机构,如上海的《申报》、《新闻报》以及商务印书馆与中华书局,这时才逐步从国外输入一些先进的印刷机器,改制了新式的中文排字机和铸字工具,奠定了近代出版业的基础。然而,此时也继承传统,创造出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印刷工业,为世界其他国家所赞赏。如1894年中国著名的木版水印出版机构荣宝斋在北京成立,该店最初仅为一南纸店,后与彩印信笺的松竹斋合并,扩大了营业范围,附设作坊,继承了明、清两代木版水印技术,主要印刷水墨画和书法作品,形成了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印刷技艺。至于民间大量销售的历书、佛经、通俗小说、尺牍等多采用石印,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适于手工业小规模生产。随着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相继而来的是文化入侵,但外来文化的输入在客观上也促使了中国出版印刷业的发展,特别是报刊的崛起,成为19世纪的大事。先是外国人办报办刊,随之,中国人自己也开始创办报刊,深知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作用。1862年同文馆在北京成立,它和1867年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开设的“翻译馆”,出版了数百种书籍。此后还相继成立了强学书局、译书院等出版机构。这是中国近代出版社的雏形。除报刊外,近代出版机构的设立也标志着中国出版业的发展与壮大。1897年维新派的编译出版机构大同译书局创办于上海。同年2月,中国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立,张元济、王云五等任编译所长,主持编务工作。初办时主要业务是印刷商业用的簿册、报表等,所以馆名“商务”。以后遂成为以出版教科书、古籍、科学技术著作、文学艺术作品、工具书和定期刊物的大型出版机构。1912年,继商务印书馆之后,我国又一家大出版公司中华书局由陆费逵等集资创办,在上海成立,由戴克敦、范源濂、舒新城等先后主持编务。该书局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刊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工具书和期刊,该书局所出的教科书至1949年已达400余种。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团结进步人士,创办进步出版发行机构,早在1921年便在上海成立了最早称之为人民出版社的机构,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书籍和各种革命书刊,并在香港、法国巴黎等地开设特约经销处。1926年由《新女性》杂志改为开明书店的又一较有影响的出版机构在上海成立,由章锡琛、章锡珊兄弟合资开办,夏丐尊、叶圣陶等先后主持编务,所出版的书籍以中学教科书和语文辅导读物为主,影响较大。在这一时期创办的出版机构还有以石印为主的上海同文书局; 偏重古今碑帖书画的上海有正书局;以木版水印为主的上海朵云轩;以出版地图著称的上海大东书局等等。20世纪初,仅上海一地即有新式出版企业40多家,成为中国出版业的中心。但这一时期还没有国家开设的大型出版机构和发行部门。直到20世纪20年代开始,国民政府才开设正中书局,并在各地设有分店,但其出版规模与出版物种类、数量仍不如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1939年中国共产党设立了中央出版发行部(后改为中央出版局)并在延安创办了新华书店。1941年,重庆的生活、读书、新知三个书店联合选派人员到延安和晋东南开办了华北书店,又相继在东北、西北建立新华书店。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四川、贵州、云南、西康等地也建立了新华书店的分支机构。在解放区,新华书店承担编辑、出版、发行的全部工作。当时,思想十分活跃,有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以及先进的自然科学论著都广为传播。

☚ 古代中国出版   当代中国出版 ☛
0000531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