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运动损伤后的康复训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运动损伤后的康复训练

运动损伤后的康复训练

运动损伤的治疗其重要的任务是使伤者早日恢复训练,按时参加比赛。因此,伤后的康复训练较一般人更具有特殊意义。
急性运动损伤的康复训练 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损伤病理,康复训练原则也不尽同。
(1) 韧带损伤: 捩伤者伤后1~2日即可在粘膏支持带保护下开始练习。韧带部分断裂固定3周,全断裂固定3~6周。时间长短因部位而不同,踝短、膝长、固定期间除应作全身活动外,局部关节周围的肌肉也应作一定活动,运动量逐渐增加。例如膝侧副韧带断裂,早期应行股四头肌抽动练习,每日两组,各30~40次,数日后作直抬腿练习。去固定后应行直抬腿负重练习,膝屈曲练习(被动和主动),蹬自行车练习,伸膝抗阻练习及负重蹲起。踝韧带断裂固定期应做趾的伸屈练习,去固定后注意增强踝周围肌力特别是后部肌群的练习,如提踵、足尖站、足尖走等,以增加踝的稳定性。陈旧损伤未经修补者尤应注意这些锻炼。
(2) 肌腱断裂: 肌腱断裂修复后的愈合时间为3周。但固定时间不一,为3~6周。固定期可做肌肉抽动练习。去固定后可渐负重。以跟腱为例,伤后或术后3周去石膏固定,在床上主动伸屈踝关节,下地时仍以石膏保护。5周后着高跟鞋下地扶拐杖行走,并逐日将鞋跟减低,练习用足底滚动圆棒及下蹲,逐渐恢复踝的背伸范围。约8周可练双足提踵,3个月后开始练习慢跑,6个月后才可全力踏跳。
(3)肌肉断裂: 肌肉完全断裂的训练原则与肌腱断裂时相同。肌肉部分断裂则不同,首先应将伤肢放在将损伤肌肉拉长的位置,用石膏固定或行姿势治疗。目的是使伤肌纤维不致因瘢痕挛缩而变短,以致运动时首先受拉,而正常肌肉纤维却不能发挥作用。以腘绳肌部分断裂为例,受伤一周后即可开始行拉长伤肌的练习,取坐位,伤膝伸直,健足放患腿下向前弯腰,渐使瘢痕拉长,也可俯卧位行增加腘绳肌肌力的抗阻练习。伤后一个月可正式训练。
(4) 关节软骨损伤: 伤在非持重区,手术切除关节游离骨片后,伤口愈合即可持重。并练习屈伸及肌肉力量。一个月后可参加正式训练。伤在持重区,如为无错位的骨软骨骨折应固定6周,同时做全身及关节周围肌力练习。损伤或手术的部位在关节持重区,由于新生的肉芽创面要通过压磨才能形成玻璃软骨,又不能因活动引起组织脱落或出血,故伤后或术后2周即应做不负重的关节伸屈活动。4~5周后下地持重,约半年后伤部软骨面转化为正常关节软骨,始可开始正规训练。
慢性损伤康复训练 其运动量,可根据症状轻重、损伤病理、个人特点及项目技术要求进行安排。以肩袖损伤为例,仅某一动作痛,准备活动后不痛者可正常常训练。平时痛准备活动后不痛者应减量训练,准备活动后仍痛者应局部停训。
(1) 纠正错误动作的练习: 如投枪肘患者应强调投掷时前臂旋前屈腕出枪,以防肘的过伸与外展。俯卧式跳高时,制动腿的起跳角应为170°或稍大。小于140°易患髌腱腱围炎,改进角度即可使髌腱腱围炎患者伤痛减轻或渐愈。
(2) 发展代偿功能的练习: 如患投掷肘较重,肘部不能伸直者,即应改变训练内容,重点发展前臂、腹、肩、腰、膝等部位的暴发力,成绩常可继续提高,肘伤也不致加重。
(3) 加强关节稳定性的肌力练习: 如肩袖损伤时应加强三角肌肌力的训练以保护肩袖肌群,方法是屈肘,肩侧平举,置杠铃片作大重量负重练习,既可保证正规训练,又可促使损伤痊愈; 轻度髌骨软化症患者常可通过120°角静蹲来发展肌力,并消除症状。蹲的时间由3分钟开始,渐增至20分钟,先空身蹲,后负重蹲。
(4) 消除粘连改进血运的训练: 如跟腱腱围炎可用全脚掌慢跑治疗,距离由100m开始,渐增至2000m。
(5) 发展肌力协调性的训练: 如腘绳肌易伤者应注意发展腘绳肌肌力,使与股四头肌肌力保持比例平衡。
(6) 矫正畸形的训练: 射击及射箭运动员常有脊柱侧弯,应在训练时加以矫正。
当估计训练和比赛能力时可根据:
❶损伤和运动项目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属运动技术伤或伤于专项运动中局部负荷特大的部位,对训练和比赛影响较大,恢复时间也较长。如髌腱腱围炎(又称“跳跃膝”),即使是微小的损伤,发生在跳高运动员则影响较大。
❷根据损伤的病理变化轻重。
❸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 同一种伤在不同的运动员,修复所需的时间差异很大。仔细询问过去伤史有参考价值。
❹根据肌力恢复的程度,例如膝伤时若股四头肌力已恢复正常,即可承担大强度的训练。
❺根据运动员对伤的顾虑程度:“怕伤感”说明伤未全愈。“忘掉有伤”说明可大强度训练和比赛。此点一定要结合对运动员训练的现场观察。

☚ 运动按摩   肩锁关节损伤 ☛
0001597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