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场上功能检查
运动场上功能检查是在室内功能检查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评定运动员专项训练程度,而进行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室内和运动场上功能检查结果的比较,能较充分、较全面地评定运动员的训练程度和功能水平。
目前对田径、游泳、足球等项目的运动场上功能检查方法有较多研究。例如对短跑运动员采用60m跑3~4次,对中跑运动员采用150m跑2~3次,对长跑运动员采用400m跑3~4次,对游泳运动员采用25~200m不同距离重复游4~6次后进行检查。对投掷运动员的场上检查采用3~5次全力投,对举重运动员采用以70~75%的力量抓举3次算一组,共做3~4组负荷后进行检查等。
运动场上功能评定的方法是根据每次定量运动后检查脉搏、血压、呼吸、肺活量等指标,而后联系运动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功能良好的特点是每次负荷后呈正常紧张型反应,即脉搏、血压、呼吸逐次成平行的增加,舒张压比安静时降低或稍增加,肺活量于每次运动后数值稳定。若运动后脉搏、收缩压、呼吸的变化不规则,脉搏、呼吸在第2次或第3次运动后明显增加,收缩压在运动后逐次上升的数值减少或很不稳定,或出现收缩压梯形上升,舒张压无休止音,肺活量在运动后逐渐降低,运动成绩下降等,则是功能不良的反应。
运动场上功能检查的优点是:
❶评定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训练水平,是在运动场上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就地选择运动试验方法的,这在室内检查时难以达到。
❷在运动场上进行检查可结合训练过程,不致打乱训练计划。
❸加强了医务人员和教练员的合作。
但进行运动场上功能检查,由于场上的条件限制,检查的指标不可能太多和复杂。有的项目(例如田径)在冷天时,难于进行。
总之,室内的检查和运动场上专项运动检查互相结合,相辅相成,才能较全面地和客观地反映出运动员的身体和专项训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