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人肝受热里热病
肝受热里热病,是指里热盛,大便燥而不通为特征的一种证候。阳明经病属于此证,多由太阳、少阳经病失治深变或邪热之气直中阳明经所致。
太阴人阳明病 是目疼痛、鼻干,不得卧为特征的证候。若目痛,鼻干,潮汗闭涩,大便秘,满渴狂谵是热入里。治宜清里热、通便。用调胃承气汤。若热在表则目痛不眠,或微恶寒,发热。治宜解表,清里热,用葛根解肌汤。
太阴人阳毒证 是三阳病深变为阳毒证;症见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咽嗌干燥是肝热上蒸所致。治以清肝泻火。用葛根解肌汤、黑奴丸。若阳毒证加剧精魄已竭,心下尚煖时开其口,灌黑奴丸,药下咽即活。若面赤眼红,身发斑黄或下利黄赤,六脉洪大,用黑奴丸。
太阴人温病 是增寒壮热,头面项颊赤肿,咽喉肿痛,昏愦等为特征的一种病。因感受四时不正之气或疫气,使痰涎壅盛,热毒炽盛所致。症见烦热头痛、身痛,增寒壮热,项强睛痛,甚至声哑,或赤眼口疮,大小腮肿,喉痹,咳痰稠粘,喷嚏,或头面项颊赤肿,咽喉肿痛,昏愦等。治宜清热解毒消肿。增寒壮热,燥涩者用皂角大黄汤、葛根承气汤。若身热、腹痛、自利者,热胜里证用葛根解肌汤。若寒胜表证用太阴调胃汤加升麻、黄芩。
太阴人燥热证 是指引饮,小便多,大便秘为特征的一种病。非少阳人消渴证。《内经》说:诸涩枯涸乾劲皱揭皆属于燥。此病因侈乐无厌欲火外驰,肝热大盛,肺燥太枯,胃及大肠热结所致。症见面色黄赤黑,引饮小便多,大便秘,饮一溲二,甚者手指焦黑,癍疮病遍满全身等。治宜清肺泻肝,滋阴。用热多寒少汤加蒿本、大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