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心电向量图
心电向量图是在心电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多用Frank校正导联体系。心电向量图具有方向和力量的概念,反映心脏激动每一瞬间电动势的变化,用于解释心电图的产生和阐明心脏的病理生理有一定价值。
我国在运动医学中采用此项检查的研究表明: 心电向量图用于心脏传导系统和心肌状况的发展和变化,有助于区分这些变化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是检查运动员心脏状况的一种辅助方法。国外报道: 凡以耐力性训练为主的运动员中,往往QRS环主体方位偏向左前方;凡以速度性训练为主的运动员中,QRS环主体方位则常偏向左后方,此种发现对指导运动训练有一定参考意义。在大运动量的训练下,心脏在功能和形态方面逐渐发生变化,由于心脏代偿性肥厚,收缩功能加强,改变了心脏的综合向量,因而运动员可出现有下列特点的心电向量图:
❶QRS环的主体方位偏于左前下,三个面的形状以狭长形为多见。
❷QRS环最大向量的振幅显著高于正常人。
❸R向量的最大角度指向左前下,T向量在R向量的逆钟向。
❹T最大向量较正常人为大,而R/T夹角则较小。这些改变可能是心脏功能良好的标志。
国内外都重视训练手段对心脏影响以及类似异常图形的研究。如国内有人报道283名运动员的研究材料并发现如果在横面QRS环呈顺钟向或8字方向运行,其起始向量正常,离心支为逆钟向,环体狭窄,向心支靠近O点,终末向量在右后方,R/T夹角正常,系属生理性的变化。约有10%运动员中,QRS-T环不闭合,这可能与经长期体育锻炼运动员的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肌代偿性肥厚等因素有关。如果振幅超过2毫伏伴有T环的形态改变和R/T夹角加大,则应考虑有心肌损害的可能,而需进行随访观察。
283名运动员QRS环及T环振幅及角度
| Q向量 | R向量 | S向量 | T向量 | R/T夹角 |
勇 | 女 | 男 | | 男 | | 男 | 女 | 男 | 女 |
横 面 | 强 幅(毫伏) | 0.23 ±0.09 | 0.21 ±0.10 | 1.14 ±0.28 | 0.88 ±0.18 | 0.50 ±0.21 | 0.39 ±0.18 | 0.51 ±0.11 | 0.39 ±0.13 | | |
角 度 | 119.28 ±33.13 | 121.93 ±25.66 | 10.17 ±52.93 | 6.48 ±15.61 | -155.03 ±31.40 | -113.01 ±39.14 | 13.69 ±22.99 | 8.53 ±18.46 | 20.00 ±47.24 | 12.89 ±39.45 |
右 侧 面 | 振 幅(毫伏) | 0.26 ±0.14 | 0.22 ±0.07 | 1.29 ±0.30 | 1.16 ±0.27 | 0.45 ±0.22 | 0.34 ±0.17 | 0.43 ±0.11 | 0.43 ±0.11 | | |
角 度 | 11.22 ±35.22 | 21.90 ±25.05 | 78.94 ±28.46 | 90.16 ±17.24 | -128.56 ±43.99 | -109.59 ±75.52 | 70.30 ±16.96 | 86.31 ±27.36 | 21.60 ±30.93 | 22.29 ±33.27 |
额 面 | 振幅(毫伏) | 0.31 ±0.08 | 0.23 ±0.05 | 1.70 ±0.30 | 1.15 ±0.27 | 0.34 ±0.13 | 0.31 ±0.10 | 0.54 ±0.09 | 0.45 ±0.12 | | |
角 度 | -39.55 ±47.96 | -10.46 ±35.50 | 65.66 ±10.69 | 53.63 ±13.51 | -137.87 ±66.71 | -130.07 ±10.13 | 43.43 ±14.73 | 53.37 ±14.80 | 7.17 ±19.82 | 12.27 ±25.11 |
注: 本表据湖南医学院运动医学科(197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