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现代散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现代散文

010 中国现代散文

是指五四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白话散文。它题材广,样式多,作者阵容较大,反映时事敏锐,抒发胸臆真切,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初,由于抨击旧传统、旧道德、旧礼教、旧文学的需要,杂感体散文在现代散文中最先登临文坛,它短小精悍、尖锐泼辣,产生明显的社会作用。陈独秀、李大钊、刘半农、钱玄同、鲁迅等人最先拿起这一武器。鲁迅在杂文创作方面更是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毕生创作杂文130余万字,辑成杂文集16本,不断丰富、发展了这一文体,使之臻于完美。鲁迅杂文作为现代文学的直接产物,已成为中外文坛的精品和瑰宝。到30年代,杂文创作达到高潮,除鲁迅、瞿秋白、茅盾外,涌现出徐懋庸、唐弢等一批青年作家。抗战时期,孤岛的《鲁迅风》、桂林的《野草》等刊物也发表了夏衍、聂绀弩等人的不少优秀作品。小品散文也在“五四”时期登上文学殿堂,并迅速兴旺发展。提倡“美文”并有平和超脱风格的周作人,被称为这方面的“大手笔”。主张“闲适”的林语堂,以及其后的丰子恺、梁遇春、吴伯萧等,也都有一定的成就和影响。抒情和叙事散文到30年代才得到更大的发展。鲁迅的抒情散文集《野草》和叙事散文集《朝花夕拾》,堪称现代散文双璧。散文大家朱自清、谢冰心奉献了《荷塘月色》、《背影》;《给小读者》等不朽之作。郭沫若、郁达夫、徐志摩、巴金、何其芳、李广田、萧红等人也卓有成绩。以记实为主兼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的报告体散文,也是现代散文的重要一翼。瞿秋白在20年代写就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首开风气。30年代以后,报告体散文取代抒情叙事散文兴盛起来。1936年茅盾编辑的报告体散文集《中国的一日》、夏衍的 《包身工》、宋之的《一九三六年在太原》等名著的问世,标志着它的勃兴,并以这些创作成果迎来了40年代的繁荣。曹白、周立波、沙汀、何其芳,以及后来的刘白羽、华山、丁玲、周而复等人,都写过抗日根据地的见闻录和战地报告,迅速而真切地反映了那如火如荼的时代生活。纪游体散文自“五四”以来一直绵延不断。朱自清、俞平伯、孙伏园等人早有这类作品。到30年代,郁达夫、沈从文、王统照等人使之获得更大的丰收。其后又有郭沫若、茅盾等人的新作。综观中国现代散文,鲁迅的杂文,周作人的小品,朱自清、冰心的“美文”等等,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现代散文中,只有那些既重视功利作用,又重视审美作用的创作,才有长久的艺术生命。

☚ 中国现代诗歌   中国现代小说 ☛
0000594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