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割gèguāh旧时田宅买卖、典当或赠与所办的过户或转移产权手续:财产~互𪜷囝záisǎn gèguāh hoô yīn gniǎ(财产过户或转移给他的儿子)。《文献通考·征榷六》:“乞詔有司應民間交易並令先次過割而後税契,凡進產之家限十日繳連小契……如不先經過割,不許投税。”《元典章·户部五·官田》:“兑田隨即過割,承佃人依數納租。” 过割二1856动移交;接替。徽语。安徽歙县。洪润时《痴女婿的故事》:「他们就请大姨夫做证人,双方~清楚。」   过割 ☚ 契尾 回赎 ☛ 过割亦称推收。中国旧时在买卖典当或赠与他人田宅时所办的过户和转移产权手续。 《元典章·户部·田宅·典卖》规定: “今后典卖田宅,先行经官给据,然后立契,依例投税,随时推收。”《明律·户律·田宅》规定,凡典卖田宅,“不过割者,一亩至五亩笞四十,每五亩加一等。罪止杖一百,其田入官。”清沿用明律,契约经交税盖官印后,新业主即可持往过户。过户后,产权移入新业主名下,并负担交税等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