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安第斯条约组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安第斯条约组织又称“安第斯集团”。南美安第斯山脉所经国家建立的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包括: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秘鲁、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并与日本建立联系。宗旨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地资源,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实行区内经济一体化。 安第斯条约组织1969年5月,智利、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在利马成立的拉丁美洲国家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亦称“安第斯国家集团”。 安第斯条约组织 安第斯条约组织又称安第斯集团,安第斯共同市场,拉丁美洲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由安第斯山脉由北向南纵贯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5个成员国家得名。1966年8月16日,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3国总统和秘鲁、厄瓜多尔总统的代表在波哥大签署《波哥大宣言》,强调加强共同行动。1967年6月30日,5国全权代表在智利的比尼亚德尔马城开会,决定成立“安第斯混合委员会”。同年8月30日,玻利维亚加入该委员会。1969年5月,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5国政府代表在哥伦比亚的卡塔赫纳城签订《卡塔赫纳协定》。5月26日会议转到波哥大举行,签署《小地区一体化协定》。1969年11月21日-24日,协定委员会第一次例会将《小地区一体化协定》定名为《卡塔赫纳协定》。1973年2月13日,委内瑞拉加入该组织。1976年10月30日智利退出。1980年12月至1981年4月,玻利维亚曾宣布停止在该组织中的活动。安第斯条约组织的总部设在秘鲁首都利马。最高权力机构为卡塔赫纳协定委员会,由各成员国的全权代表组成。还设技术委员会、外交部长理事会、总秘书处、咨询委员会、安第斯开发公司、安第斯储备基金会、安第斯议会、安第斯法院等机构。除成员国外,派驻观察员的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有: 阿根廷、埃及、澳大利亚、奥地利、巴拉圭、巴西、比利时、丹麦、联邦德国、法国、芬兰、哥斯达黎加、荷兰、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南斯拉夫、日本、瑞典、瑞士、乌拉圭、西班牙、意大利、印度、英国、南朝鲜、以色列、美洲开发银行、欧洲共同体、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美洲国家组织。安第斯条约组织成员国在加强相互间的经济合作的同时,还逐步密切在政治、社会、文化和教育方面的联系,把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推向前进。 ☚ 安哥拉内战 红皮书 ☛ 安第斯条约组织Andean Pact Organization,APO南美洲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1969年5月,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5个地处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国家签署了《安第斯区域一体化协议》(通称《安第斯条约》或《卡塔赫纳协议》),并组成了安第斯条约组织(又称安第斯集团、安第斯共同体)。同年10月,上述协议正式生效。总部设在秘鲁首都利马。成员除上述5国外,向该组织派出观察员的有阿根廷、埃及、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美国、日本、英国等27国和泛美开发银行、欧共体、国际劳工组织和美洲国家等国际组织。其宗旨是:加强成员国间的经济合作,合理开发本地区经济资源,促进成员国经济协调发展,逐步取消成员国间的关税壁垒,加速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组织机构:安第斯条约委员会又称领导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由成员国政府全权代表组成,一般每年举行三次例会。外交部长理事会,负责制定共同的对外政策。技术委员会是该组织的技术执行机构,总秘书处协助技术委员会工作。此外,还设有咨询委员会、安第斯开发公司、经济和社会顾问委员会、安第斯储备基金会、安第斯协会和安第斯法院等附属机构。主要活动: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多种发展计划,促进成员国的经济增长。80年代以来,重视成员国在钢铁、肥料、食品等生产领域的发展,加强了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以及同加勒比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的合作;参加拉丁美洲经济体系、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等组织的活动;还发展同发达国家和其他经济合作组织的联系,与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了安第斯—欧洲混合秘书处,从欧洲经济共同体得到了财政和技术援助。1990年11月五国总统签署的《拉巴斯纪要》中,决定建立自由贸易区,推动经济政策的协调,实现边境和农牧业发展的一体化,并允许资本、劳务和人员的自由流动。还决定在1991年间确定该集团对外的共同关税,并在1995年形成安第斯关税同盟,建立共同市场。 安第斯条约组织沿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国家间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1969年5月根据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智利五国签订的《卡塔赫纳条约》成立。原名为“卡塔赫纳协定委员会”,同年10月条约正式生效后改用现名。委内瑞拉于1973年加入,而智利于1976年退出。基本宗旨是:加强成员之间的经济合作,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地区的资源,加速发展成员国经济;制定共同的对外政策,反对外来干涉,增强对大国的谈判能力。成员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争端,曾使安第斯条约组织内部出现分歧,先后发生了智利退出、玻利维亚军政府不参加该组织的活动、秘鲁同厄瓜多尔边境冲突等事件。但通过内部协商,加强团结与合作,该组织仍然得到了继续发展。机构设置:各成员全权代表组成的领导委员会为最高决策机构,委员会主席由各成员按国名首字母顺序轮流担任;委员会下设技术、咨询委员会和对外贸易理事会等;政务委员会是该组织的常设行政机构,承担相当于秘书处的职责。1968年成立并于1970年正式开业的安第斯开发公司是为该组织筹措发展资金的金融机构。该组织的总部设在秘鲁首都利马。主要出版物有《安第斯集团》等。 安第斯条约组织 安第斯条约组织Andean Pact Organization又称“安第斯集团”。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所经国家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根据1969年5月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智利5国签署的《卡塔赫纳条约》正式成立。1973年委内瑞拉加入,1977年1月智利退出。宗旨是:加强地区经济合作,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加速成员国经济协调均衡的发展,反对外来干涉,维护国家主权。该组织成立以来,在限制外资,实行自由贸易,促进经济一体化,发展对外关系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1970年12月通过《对待外资共同条例》,1971年批准“安第斯多国企业”,1979年5月,5个成员国总统在哥伦比亚的卡塔赫纳通过“联合行动计划”,签署《卡塔赫纳授权书》,使一体化扩大到政治和社会领域。先后还制定了《金属制造业和机器制造业部门发展计划》、《石油化学工业发展计划》、《小地区汽车工业发展计划》、《钢铁和化肥计划》。建立地理一体化和农牧业一体化等委员会,成立安第斯开发协会和安第斯储备基金会,实行金融领域的联系和合作。1983年12月签署了《安第斯集团和欧洲共同体合作协定》、加强对外经济联系和合作。最高决策机构是由各成员国全权代表组成的领导委员会,下设技术,咨询和经济顾问委员会和对外贸易理事会等机构。其金融机构是安第斯开发协会。总部设在秘鲁首都利马。 ☚ 加勒比共同体 安第斯集团 ☛ 安第斯条约组织 安第斯条约组织亦称安第斯集团或安第斯共同体。安第斯山区国家于1969年10月16日成立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至1997年4月成员国有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目前秘鲁要求退出该组织。总部设在秘鲁首都利马。宗旨: 加强成员国间的经济合作,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加速成员国经济发展,协调对外政策,提高对外谈判能力,反对外来干涉和政治经济压力。组织机构: 最高权力机构是安第斯条约委员会,由成员国各派1名代表组成,主要负责制定总政策。技术委员会由3人组成,起常务秘书处的作用,此外还有安第斯议会、外长理事会、法院、安第斯开发公司、安第斯储备基金会等下属机构。1990年11月,该组织拉巴斯首脑会议决定到1991年底建立安第斯自由贸易区。这一决定大大推动了该组织一体化和拉美一体化进程。 ☚ 非洲统一组织 中美洲共同市场 ☛ 安第斯条约组织 安第斯条约组织Andean Pact Organization,APO南美安第斯山麓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又称“安第斯集团”。1969年5月29日,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智利5国政府的全权代表在波哥大签署《小地区一体化协定》,又称《卡塔赫纳协定》。同年10月16日生效,组织正式成立。1973年2月13日委内瑞拉加入,1976年10月30日智利退出。该组织目前有5个成员国。总部设在秘鲁首都利马(Lima)。该组织的宗旨是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促进成员国之间平衡和协调地发展,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壁垒,组成共同市场,加速经济一体化进程。对发展程度较低的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给予优惠待遇。卡塔赫纳协定委员会为该组织最高权力机构。由各成员国政府全权代表组成,每年开会3次。应成员国要求,可召开特别会议。主席由成员国轮流出任,1年轮换一次。委员会主要职权是:制定总政策并采取必要措施来实现其宗旨。该组织的技术机构与执行机构为技术委员会。由委员会任命的3名成员组成,任期3年,可连任。外交部长理事会由成员国外交部长组成,负责成员国共同的对外政策。总秘书处协助技术委员会进行工作,下设经济政策、法律事务、工业、全面规划等部门。另设有咨询委员会,经济和社会顾问委员会、安第斯开发公司、拉丁美洲储备基金会、安第斯会议和安第斯法院。其主要活动有:1987年5月,5个成员国政府在基多正式签署《安第斯条约修改协定书》、《过渡期纲要》等文件。根据议定书,安第斯议会、安第斯法院、企业家咨询委员会、劳工咨询委员会正式纳入安第斯组织系统,以加强该组织各方面的职能。在贸易和关税方面,5国间对一些“敏感商品”实行例外征税制度,对部分产品实行有限的“贸易管理制”。1990年3月,卡塔赫纳协定委员会宣布,五国统一对外降低关税,将最低税率由110%下调至50%,税种由19类成为7类。同年11月,第四次首脑会议在拉巴斯举行,确定1992年1月1日建成自由贸易区,并于1995年建成共同市场。 ☚ 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 亚马孙合作条约组织 ☛ 安第斯条约组织 安第斯条约组织又称“安第斯集团”。玻利维亚、哥伦比亚、智利、厄瓜多尔、秘鲁5个南美洲安第斯山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结成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1969年10月正式成立。1973年委内瑞拉加入。1977年1月智利退出。现有成员国仍为5个。总部设在秘鲁首都利马。1969年5月成员国签署的《安第斯区域一体化协定》是该组织的纲领性文件。协定规定的宗旨是: 加强成员国间的经济合作,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地区资源,加速发展成员国经济; 制定共同对外政策,反对外来干涉,增强对工业大国的谈判能力。该组织成立以来,在工农业生产和贸易方面进行了广泛合作。先后通过了机器制造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汽车工业等联合发展计划。签订了安第斯储备基金协定,成立了地理一体化委员会、农牧业委员会和安第斯开发公司。成员国间商品流通的关税限制已基本取消,并即将实现共同对外关税率。1970年通过《对待外资共同条例》,对外资的经营范围、利润汇出比例、股份比重作了限制性规定。成员国在政治方面的合作不断加强,1979年成立了“安第斯议会”、“安第斯集团外长委员会”。该组织参加拉丁美洲经济体系、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等组织的活动。还发展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经济合作组织的联系。欧洲经济共同体对该组织提供财政和技术援助。由于各成员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历史遗留的一些争端,组织内部曾多次出现分歧,但通过内部协调,正在继续前进。组织机构如下: 最高权力机构——安第斯条约委员会 (又称领导委员会)。行政机构—政务委员会。下设若干委员会和专业理事会。 ☚ 中美洲共同市场 加勒比共同体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