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膈下逐瘀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卷上方。炒五灵脂、川芎、牡丹皮、赤芍药、乌药各二钱,延胡索一钱,甘草、当归、桃仁、红花各三钱,香附、枳壳各一钱半。水煎服。本方功能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瘀在膈下,形成积块,或是小儿痞块,痛处不移,卧则腹坠者。 膈下逐瘀汤 《医林改错》卷上【组方药物】 灵脂6克(炒) 当归9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研泥) 丹皮 赤芍 乌药各6克 玄胡索3克 甘草9克 香附4.5克 红花9克 枳壳4.5克 膈下逐瘀汤ɡéxiàzhúyūtānɡ《医林改错》方。五灵脂、川芎、牡丹皮、赤芍药、乌药各二钱, 延胡索一钱, 当归、桃仁、红花、甘草各三钱, 香附、枳壳各一钱五分。水煎服。功能活血祛瘀, 行气止痛。治瘀血在膈下, 形成积块, 或小儿痞块, 痛处不移, 卧则腹坠者。 膈下逐瘀汤 膈下逐瘀汤本方出自《医林改错》卷上。方由五灵脂(炒)二钱,当归三钱,川芎二钱,桃仁(研如泥)三钱,丹皮二钱,赤芍二钱,乌药二钱,延胡一钱,甘草三钱,香附一钱半,红花三钱,枳壳一钱半组成。水煎,分二次温服。功能散瘀破积,行气止痛。主治膈下瘀阻气滞,形成积块,或小儿痞块,痛处不移,卧则腹坠者。本方所治证属瘀阻气滞,膈下积块所致,治以化瘀破积,行气止痛立法。方中当归、川芎、赤芍、丹皮、红花、桃仁活血去瘀,通利血脉;乌药、枳壳、香附行气散结,疏达气机;更以元胡、五灵脂行血止痛;甘草调合诸药,益气和中。群药相配,气行则血活,瘀散则块消。气畅血行,通则不痛矣。运用本方以上腹部积块,时觉隐痛,痛处固定不移为辨证要点。现临床上亦常用于肝脾肿大,疼痛隐作,证属瘀阻气滞者。本方药性偏多破散,孕妇宜忌用,妇女经期亦应慎用。 ☚ 血府逐瘀汤 少腹逐瘀汤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