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转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转类见“转品”。 转类 转类也叫“转品”。修辞方式(辞格)之一。就是为了使语言简洁凝练,故意把某一类词转化作另一类词来用。转类就是词类活用,本属语法范畴,但使用转类手法,可以使语言精练、生动,句式匀称整齐,具有浓厚的修辞特点,故也是一修辞辞格。转类常见的是名词用作动词。如“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韩愈《原道》),“人”“火”“庐”本是名词,这里用作动词,意指使僧侣还俗为常人,烧掉僧道的书,把寺观改建成民房。此外,转类还常见于名词用作状语,修饰动词。如“禽息鸟视,终于白首”(曹植《求自试表》),“禽”“鸟”都是名词作状语,指像野兽那样止息,像鸟那样视看。 ☚ 警句 转品 ☛ 转类 转类指词类活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又称“转品”。例如《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范增数目项王”(范增几次向项王递眼色),“目”原指“眼睛”(名词),这里转成“看”、“有意地看”等,均为动词。又如《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许子戴帽子吗?’回答说: ‘戴。’问: ‘戴什么帽子?’回答说:‘戴素绢缝制的帽子。’”)“冠”原本是帽子(名词),。文中转类为“戴帽子”(动词)。有的动词也转类作名词用,如《史记·秦始皇本纪》:“六尺为步”。“步”本指走路(动词),文中转类作名词(秦时长度名,秦六尺为一步,周代以八尺为一步)。形容词转类名词的,如《左传·襄公十九年》:“大毋侵小”(大诸侯不要侵略小诸侯)。形容词也可转类动词,如《论语·先进》“君子正其衣冠”(君子要把衣服、帽子穿戴端正)之“正”。其他还有叹词转动词等,不一一举。转类是古文中常见的辞格,只是在表情达意的特殊条件下使用。 ☚ 空字 顶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