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轿”的繁体字。

上一条: 轿 下一条:
轿ㄐㄧㄠˋjiào4751花轿。粤语。广东开平赤坎〖kiu35〗、恩平牛江〖kiu35〗。供婴孩坐卧的器具。闽语。福建厦门〖kio22〗。~车‖椅~。嚼。赣语。湖北蒲圻〖〗。一粒花生米~了半日。唠叨。赣语。湖北蒲圻〖〗。莫有事无事~,~得嫌人。
古代名物 > 交通類 > 車輿部 > 轎輿 > 轎
轎  jiào

古作橋。以人力擡扛之乘載工具。原爲山行人擡扛以代步,隨社會經濟之發展,尤以統治階層生活需求之提高,以人力扛擡之轎亦普遍出現。《正字通·車部》:“轎與橋通,蓋今之肩輿,謂其中如橋也。”《漢書·嚴助傳》:“輿轎而隃嶺,挓舟而入水。”顏師古注引臣瓚曰:“今竹輿車也。江表作竹輿以行是也。”後即爲“肩輿”之通稱。有謂三代時人主乘車皆負以馬。故曰輅車乘馬。惟桀用輦謂之不道。至穆王猶用八駿。漢黄屋左纛襲秦之舊,當必用人,然未及臣下也。東漢陰始用人爲井丹所叱。晉帝以山濤有疾,詔乘步輦,以隨同。宋王安石於金陵乘驢,有進肩輿者,怒曰:“自古王公貴人雖不道,奈何以人代畜? ”南渡後乘轎者遂漸衆。宋·楊萬里《五里徑》詩:“溪光遠隔深深竹,特地穿簾入轎來。”然至明,大臣猶無轎者,從兩京諸司儀門外各有上馬石,即可知。明宣德成化間有規定,文職三品以上得乘,四品以下乘馬。後遂依品第等分八轎、四轎、二轎諸種,且式樣彩色亦各有别。參閱《事物原會》、《晉書·山濤傳》。

轎jiào

DE49
“轿”的繁体。

轎jiào

J158
“轿”的繁体。

轎轿,金文;《説文》所無jiào

[車(意符)+喬(聲符)→轎(古用橋字。舊時用竹或木製成的方形交通工具,外罩布帷,兩側各插一根杆子,杆端連以“轎辮”,由兩人或四人抬著走。結婚時,多用“轎子”迎娶新娘。視其經濟力量,有“青布轎”和“花轎”之分。舊時的官員外出,爲了擺“威風”,就是七品芝麻官的“縣太爺”出來,也要“回避”“肅敬”,鳴鑼開道。後來把“轎子”架在車上,改用馬拉,於是就産生了“轎”字。機械的出現,發明了汽車,敞篷的叫“卡車”,帶篷的譯爲“轎車”。)]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九回):“小嘍囉抬過七乘山轎,七個人都上轎子,一徑投南山水寨裏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