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农民协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农民协会 简称农协或农会。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贫雇农为核心的农民群众组织。1921年9月创始于浙江萧山衙前村。 1924年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部颁布的《农民协会章程》是中国现代农民运动的第一个全国性的组织纲领,推动了全国各地农民运动的发展。广东、湖南等地普遍建立农民协会,组织农民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支援北伐战争,成为农村革命专政的权力机关。 1927年3月在武汉成立全国农民协会。以后各个时期均有农民协会组织。抗日战争时期曾改名为农民救国会。宋庆龄在抗战一周年时发表文章,建议各省“发动农民自动组织农民团体,由下而上,形成农民坚强组织,一如当年北伐时代之农民协会,则农村中的政治动员,将事半功倍,我抗战军事之后援力量,将宏大而坚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0年7月公布农民协会组织通则。 其任务是领导农民反对封建剥削制度,实行土地改革,保护农民利益,组织农民生产,举办农业生产合作社,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参加政权建设。宋庆龄谈到农民协会在土地改革中的作用时说:“没有农民的热烈拥护,土地改革的胜利是不可能的。这表现于他们参加农民协会。 农民是通过这个组织,核定了可用的土地,并使土地分配得公平。在这些工作中,农民协会具体地显示了集体力量的意义和民主方式的应用。”农民协会在完成土地改革、支援革命战争,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农业合作化等方面都起了重大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