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古代教育的游戏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教育的游戏法 古代教育的游戏法gudai jiaoyu de youxifa中国古代儿童教育重视礼仪训练,不很强调儿童嬉戏,但也并非一概反对儿童游戏,《礼记·学记》中说学子学习要“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就是学习时要努力用功,休息时就要尽情游乐。喜好游戏也是儿童的天性,对这一点,古人也是承认的,古代儿童的游戏反映那个时代的生产水平和生活状况。《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夫婴儿相与戏也,以尘为饭,以涂为羹,以木为胾。”尘,即土;涂,即泥;胾,即肉。按这段文字所记,孩子玩的似现在的“过家家”游戏。据古籍记载,古代孩子的游戏还有“牵钩”(似拔河)、“角觝”(以头相触,似斗牛状)、“击壤”(用土块掷准)、骑竹马、斗草、打秋千、捉迷藏等等。倪谦所作的《童戏图》和《戏婴图》,生动地记载了古代婴幼儿打秋千、捉迷藏的游戏。如《童戏图》所述打秋千的情景:“曲阑护春小园内,芳草芊绵织新翠。屏山特丹开暖风,吹堕轻红粉香碎。谁家儿女蜀锦裆,柔发初剃静色光。两两三三戏晴画,欢呼兢出花台傍。秋千木架双旗插,彩绳低垂画板滑。向前推送身转高,架上连环韵鸣轧。脚尖背蹴香尘飞,珠汗微沾金缕衣。丹青假面恣涂抹,舞腰更把斓斑围,娇娥并坐遗针线,手弄折枝情恋恋。花腔小鼓闲不敲,竹马金铙抛地遍。玉蜺扑蜨意自痴,紫兰绿叶纷离披,君子不见圣主仁,恩致蕃育四海民物陶春熙。”反映出一幅孩子们打秋千时的场面,达到锻炼身体,焕发情趣的目的。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儿童游戏内容,往往与礼教相结合。像《史记·孔子世家》所记:“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他们一方面承认儿童好游戏、舞乐,同时又提倡合乎礼教之乐,反对邪音淫乐,从小就要开始给孩子健康的游戏歌舞的教育。陆世仪在其《思辨录》中说:“人少小时,未有不好歌舞者,盖天籁之发,天机之动。歌舞,即礼乐之渐也。圣人因其歌舞而教之以礼乐,所谓因其势而利导之。”是要把礼的教育,寓于儿童喜好的歌舞之中。 ☚ 信而勿诳原则 古代教育的故事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