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古代教育名言8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请选择子栏目:
文章列表: 学者所以防固辞,礼者所以文鄙行也。故学以辅德,礼以文质。学习可以用来防止鄙陋的话语,识礼可以用来修正粗俗的行为。所以学习可以帮助人修养道德,礼义可以帮助人端正......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无,以就懿德。你在求学时,应当每天都学到新知,以养成良好的品德。......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聪明机智的人即使没有受到别人的指教也可以成才,愚笨呆痴的人不管怎样教育也是没有用处的,智力一般的人,如...... 学以道尊,礼为教首。学习以培养思想品质最重要,礼义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人之在教,若泥金之在陶冶;器之良窳(yu语),由乎匠之巧拙; 化之善否,系乎君之作为。一个人接受教育,就像金屑在承受冶炼; 器皿做得好坏,在于工匠手艺的灵巧或笨拙; 教化的好坏,则与国君的行为...... 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才德兼备的人去从事教育的事业,那么人们都能够归复到善良的方面去,而不用再去谈论他们的邪恶了。...... 教人治人,宜皆以正直为先。教育人与惩处人,都应当以正直作为首要的标准。...... 教化可以美风俗。教育感化可以用来纯净社会风气。...... 善教者浃于民心,而耳目无闻焉,以道扰民者也。善于教育的人能够理解百姓的心理并加以教育,而使百姓们不易感觉到,这就是用道理来教化百姓呀!......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如果不受教育,人的品性就会迁流堕落。教育的方法,贵在专心致志。......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材,成天下之材者在教化,职教化者在师儒,弘教化而致之民者在郡邑之任,而教化之所本者在达到无下大治的基础在于人才,成就天下之才的方法在于教育,从事教育工作的在于教师; 弘扬教育并使之让百姓接...... 教化之本,自学校始;学校之兴,自乡遂始。教育的主体是从学校开始的;学校的兴办,从乡里就开始了。...... 教之道,必先治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律是一定要先兴办学校。...... 久安之民骄佚,骄佚则难教; 经乱之民愁苦,愁苦则易化。长久安定的老百姓容易骄傲贪图舒服,骄傲贪图舒服就难于教育; 经过乱世之害的百姓多有愁苦,有愁苦则易于教化...... 所谓教者,非徒诵读之谓也,大要使之识道理,顾廉耻,不作非法,不犯非礼。所谓教育,并不是仅仅读读文章而已,主要目的是让他们认识道理,懂得廉耻,不去做违法的事情,不去作无礼的举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