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超现实主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

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后流行欧美的一个文艺流派。由达达主义演变而来。法国诗人纪尧姆·阿波利内尔 (1880—1918) 于1917年首先使用“超现实主义”一词,其最初含义是寻求超乎现实之上的种种未知现象,包括人生、社会、伦理道德和精神文明诸方面。另一法国诗人安德烈·勃勒东采用这个术语概括这一流派的宗旨,因而得名。1919年一些法国青年在巴黎成立超现实主义小组,发起人为路易·阿拉贡、安德烈·勃勒东和菲利波·苏波。他们创办《文学》杂志,并同查拉的达达主义运动汇合,旨在摧毁数百年来建立在感觉的合理分类和思想条理化基础上的那种传统文学观念。这一运动的影响超出了诗歌范围,扩展到包括绘画和音乐在内的整个文学艺术领域乃至思想领域,形成一个普遍的文艺流派,波及欧美、日本、墨西哥等众多国家。1920年由苏波和勃勒东发表的《磁场》一书是第一部“纯粹”超现实主义作品。勃勒东于1924年发表的《超现实主义宣言》是该运动的宪章。宣言指出: 超现实主义是“纯粹的心理自动作用,人们借助于这种自动作用,用口头、书面或其他任何方式来表达思想活动。它不受任何理智主宰,摆脱了任何美学或伦理学成见。”超现实主义以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生命哲学”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为其理论基础,认为理性、道德、宗教、社会以及日常生活经验都是束缚人的精神和本能需要的桎梏。唯有无意识、梦幻和精神错乱不受理性的控制和监督,是真正的精神解放。因此,必须打碎桎梏,开发人的心理深层秘密及梦幻世界,以达到原初的、未经理智压抑和改装的绝对真实,即“超现实”。超现实主义在创作上提出“自由、爱情和诗歌”三位一体的口号,以此为精神活动最完美的境界。在写作方式上,超现实主义提倡“自动书写”,即无意识的写作,用极快的速度把头脑中涌现出来的一切都杂乱无章地记录下来。词与词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可以没有联系,只是偶然的结合。作品中可以出现各种令人意想不到的奇特意象和比喻。
超现实主义的出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青年一代在探索生活中彷徨不安、痛苦狂乱的精神状态。属于该派的有些作家,如路易·阿拉贡、保罗·艾吕雅等,受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影响,后来转向进步文艺阵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断了超现实主义者在欧洲的活动。战后勃勒东重建团体,创办期刊,举行展览,超现实主义继续发展,对许多现代主义文艺流派产生了影响。

☚ 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   新倾向派文学 ☛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chaoxianshi zhuyi

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的一种现代文艺创作方法和文艺流派。除文学外,在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领域都有影响。一九二四年,布洛东发表了第一个《超现实主义宣言》,标志着这一创作方法和流派的兴起。
超现实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持此创作方法的作家艺术家们反对将文学艺术视为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反对社会现实对文学艺术的制约作用,特别强调内在主观世界,尤其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领域对文学艺术的重要意义。布洛东这样为“超现实主义”下定义:“超现实主义,名词。纯粹的精神的无意识活动。人们凭借它,用口头、书面或其他方式来表达思想的真实过程。在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又没有任何美学或道德成见时,思想的自由活动”(《超现实主义宣言》)。由此可知其反理性主义倾向。
从文学艺术发展来看,超现实主义由达达主义演变而来,因而曾受过达达主义虚无主义倾向的影响。他们极端强调深入人的内心深处,注重无意识,都与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厌倦和逃避有直接关系。从总体上看,超现实主义有明显的消极色彩。
这派作家主要有布洛东、阿拉贡、苏波、艾品雅等人。

☚ 意识流   存在主义文学 ☛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Chaoxianshizhuyi

是继达达主义之后,于1924年发生在欧洲的新美术运动。超现实主义的理论认为: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司空见惯的世界中,其实还存在着另一个纯心理的世界,并且存在着相应的表现它们的美术。不过,他们所主张的这个世界,不能由正常的思维和判断来认识,而是在梦和幻想之中所显现的。他们把心理学中的潜意识等概念,引入美术之中;并通过如达达主义那样把素材偶然地无意义地结合的手法,使人们心灵深处的非理性世界客观化,从而被显示出来。超现实主义画家恩斯特,常常将纸放在木头、石块或粗布上面,并用木炭或铅笔摩擦,拓印出有趣的奇异图纹,再对这些图纹稍作修饰,于是一种丰富异常的绘画效果,便创造出来了。这种效果实际上有梦的特征。达利为了使希奇古怪的幻想成为可信的存在,使用了焦点明显的写实手法。米罗则画着更为抽象的作品,如同一种象征意义的符号。唐居伊像是要让我们想到深海的生物和化石群一样,描绘着古怪静谧的世界,表现出一种奇妙的幻觉美。

☚ 形而上绘画   巴黎画派 ☛

超现实主义

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流派之一。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后影响欧美亚非一些国家。法国诗人、理论家布勒东为其倡导者。否定一切道德传统,否定现实主义和传统小说,排斥理性活动。认为梦幻和潜意识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强调对超现实感即人的意识与潜意识交接处的探索。提出诗人应听从潜意识的召唤,要写梦境,写事物的巧合。在艺术手法上注重幽默,作品富于想象,比喻新奇,但常常流于晦涩。作为流派的超现实主义实际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但其美学观点影响深远。代表人物有布勒东、艾吕雅、阿拉贡等。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

20世纪初期流行于欧美的资产阶级文艺流派。起源于法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支配法国文坛,其影响甚远。由达达主义演变而来。法国诗人阿波利内尔在1920年发表的自传小说 《断头诗人》 中首先使用 “超现实主义” 一词。1924年10月,由布勒东发起,组织了超现实主义团体。1924年11月,布勒东在巴黎发表 《超现实主义者宣言》,正式提出超现实主义口号。1929年布勒东又发表第二篇 《超现实主义者宣言》,于是超现实主义便在文学、美术界流传起来。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布勒东、艾吕雅、阿拉贡等。超现实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柏格森直觉主义、“生命冲动” 和弗洛伊德的 “潜意识” 说。此外,除了达达主义的影响外,还接受了象征派关于想象的力量和探索幻觉世界的主张的影响。超现实主义者认为,理智、道德、宗教、社会及日常经验都是精神活动的桎梏,必须打碎; 只有无意识、梦幻和精神错乱才是真正的精神活动,必须着力开发人的心灵秘密及梦幻世界,以达到绝对的真实,即 “超现实”。所以,他们提倡 “无意识写作” (“自动写作”),即不受理性或美学、道德准则制约的纯粹无意识的写作方法,认为只有 “下意识” 的领域和梦幻、本能才是文艺描写的对象。由于他们要求对幻觉和梦境记述,把作者在梦幻中看到和体验到的一切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因此,作品所表现的常常是一些杂乱无章的细节和不知所云的符号,给人以荒谬混乱、晦涩难懂的印象。超现实主义的形成与出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青年一代在探索生活中彷徨不安、痛苦郁闷的烦乱心理。

☚ 表现主义   古典主义 ☛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Le Surrealisme

20世纪20年代兴起于法国,遂成为欧美文学艺术中的重要流派,涉及文学、绘画、音乐等各领域。创始人是法国诗人阿波利奈尔。他首先在自传体小说《断头诗人》中运用了“超现实主义”一词,随后由布勒东发起组织了超现实主义团体,并发表了《超现实主义宣言》,正式为该派提出纲领。这个团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一批参加过战争的法国青年,目睹了战争所造成的残酷、恐怖、破坏,产生了对以理性为核心的传统思想文化和伦理道德的怀疑,意识到陈旧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必须摧毁,需要创立一种新的理想、观念来代替它们。根据柏格森的“生命冲动”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提出只有无意识、梦和精神的错乱才是真正的精神活动,必须努力开发人的心灵奥秘与梦幻世界,才能达到绝对的真实,即所谓的“超现实”。因此,他们的作品常常表现为杂乱无章的细节和不知所云的符号,晦涩难懂,给予人荒诞混乱的印象。它作为一种文艺思想和美学原则影响广泛而深远。参加这个团体的有阿拉贡、艾吕雅、苏波、德斯诺斯及皮卡比亚等人。英美超现实主义诗人以托麦斯为代表。

☚ 象征主义   存在主义文学 ☛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

超现实主义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盛行于欧洲的文学艺术运动。它脱胎于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正式作为文艺思潮的名称始于1924年。这一年,诗人兼艺术评论家布雷东(An-dre Breton 1896—1966)在法国发表了《超现实主义宣言》,同年出版《超现实主义的革命》杂志。1928年,布雷东又发表《超现实主义与绘画》等论文。超现实主义的理论根据是伯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认为潜意识、梦境、幻觉、本能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否定文艺反映现实生活的基本规律。超现实主义者宣称:用现实主义的方法表现客观的、物质的世界,是古典艺术家已经完成了的任务,超现实主义的使命是挖掘新的、未被探讨过的那部分心灵世界,以扩大和开辟艺术表现领域。潜意识世界(下意识的活动、偶然的灵感、心理病态、无目的的幻想、梦境)便成为艺术表现的主要对象。超现实主义在西方现代美术史上的意义在于,它与印象主义、立体主义、抽象主义等注重形式的倾向相对立,揭示了诗意内涵的重要性。超现实主义的代表艺术家主要有:恩斯特(Max Ernst 1891—1976)、米罗(Joan Miro 1893—1983)、达利(Salxador Dali1904—1989、伊夫·唐吉(Yves Tanguy 1900—1955)、马格里特(Rene Magritte 1898——1967)、德尔沃Paul Delvaux1897—1978、契里柯(Giorgiode Chirico 1888—1978)等人。

☚ 杜桑   达利 ☛

超现实主义

surrealism


超现实主义

surrealism


超现实主义

surrealism

超现实主义

surrealism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盛行的现代艺术流派,涉及文学、美术、戏剧、音乐等各个领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