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疃地雷战遗址
位于海阳县城西南30余公里的赵疃乡。1940年2月,日军侵入海阳,在行村、孙家夼、夼里设立据点,四出扫荡,烧杀掳掠。赵疃是行村、夼里、孙家夼三据点的咽喉。为了狠狠打击敌人,赵疃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青年抗日先锋队”、“抗日游击小组”等组织,开展抗日斗争。利用地雷战,打得敌人胆颤心惊、闻风丧胆。他们创造了10多种地雷和30多种埋雷方法,从拉雷、绊雷、铁雷、石雷发展到飞行雷、夹子雷、头发雷,子母连环雷;从单一的沿路埋雷,发展到村内的“地雷宴”。设下天罗地网,迫使敌人寸步难行。1942年民兵赵同伦、赵守福等在山枣埠首次炸死日军5人。在抗日战争年代,赵疃民兵与日伪军作战共500余次,致敌死伤600余人,俘敌20余人,炸毁汽车两辆。荣获“特等模范爆炸村”称号,涌现出大批民兵英雄。现存有月牙桥、丁字街、东西大街、十字街牌坊等雷区遗址。该村建立了“赵疃地雷战陈列室”,陈列有大批革命文物。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