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赵元淑、韦福嗣等连坐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赵元淑、韦福嗣等连坐案

赵元淑、韦福嗣等连坐案

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杨玄感等起兵反隋失败后,其案牵连朝野高级官员多人。司农卿赵元淑与杨玄感一向交厚。杨玄感起事之时,其弟杨玄纵正随炀帝征辽东,得信后,即从军中逃逸,途经临渝关。此时,赵元淑正率军镇守该关。杨玄纵到后,赵元淑令其小妻魏氏出面会见,并设宴款待,“因与通谋”,还接受了杨玄纵的“赂遗”。事后,有人将此事告发。炀帝即将此案付与司法机构进行审理。赵元淑声称两家本互通婚姻,“所得金宝则为财娉,实无他故”。魏氏则根本否认有接受财物事。炀帝亲自临问,二人“卒无异辞”。炀帝大怒,对侍臣说:“此则反状,何劳重问!”于是下令将赵元淑及魏氏俱斩于涿郡,并“籍没其家”。内史舍人韦福嗣,是隋初元勋韦世康之子。杨玄感兵围东都,韦福嗣从卫玄与杨玄感军战于洛阳城北,兵败被俘。杨玄感以其为世家子弟,待之以礼,命其“掌文翰”,下书给东都留守樊子盖,“数帝罪恶”,“辞甚不逊”。然其每为杨玄感“画策,皆持两端”。最后终于背着杨玄感逃还东都。杨玄感败亡后,樊子盖将韦福嗣与李密、杨积善、王仲伯等十余人锁送高阳。途中,李密、王仲伯等“穿墙而逸”,呼其同逃。韦福嗣说:“我无罪,天子不过一面责我耳”。但到高阳后,炀帝仍“衔之不已”,将其写与樊子盖的信出示给他看,于是“收付大理”。其时,宇文述又奏:“凶逆之徒,臣下所当同疾,若不为重法,无以肃将来”。炀帝即交与宇文述自行处置。宇文述将韦福嗣与杨玄感之弟杨积善及其余十几个当刑者,缚于格架上,又将车轮套在他们的颈上,命文武九品以上的官员,皆手持兵器,刀斫箭射,“支体糜烂,犹在车轮中”。宇文述仍嫌不足泄愤,又对杨积善、韦福嗣之尸,“仍加车裂,皆焚而扬之”。又有兵部待郎斛斯政,平素与杨玄感兄弟有深交。杨玄感谋反时,斛斯政曾与之“通谋”,并设计使杨玄感之弟杨玄纵逃亡。事后,炀帝在征辽军中“穷治玄纵党与”。斛斯政恐其事败露,“逐亡奔高丽”。第二年,炀帝复征高丽。高丽为请降,将斛斯政缚送长安。宇文述又奏请说:“斛斯政之罪,天地所不容,人神所同忿。若同常刑,贼臣逆子何以惩肃,请变常法”。炀帝又许其用去年处死杨积善、韦福嗣之法。于是宇文述将斛斯政缚于金光门外之柱上,令公卿百官一同亲自下手,射箭刀击,并“脔割其肉”,将其肉烹煮后,“使百官噉之”,有的人为表示对王室的忠心,对叛臣的愤恨,“佞者或噉之至饱”。事后,又“收其余骨,焚而扬之”。这实际上就是后世的“凌迟”处死,并焚骨扬灰。隋代死刑仅分绞、斩二等。即使罪至“十恶”,斩之已极。官员从反,既已付法司,即当以法办。赵元淑既已斩决,余人为何不可?炀帝以法外酷刑泄愤,表明隋末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已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借恐怖手段维持统治,即已离灭亡不远。

☚ 董纯“怯懦”案   虞绰、王胄亡匿案 ☛
0000117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