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曦台
位于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岳麓书院。原址在麓山禹碑下。南宋乾道三年 (1167),朱熹自闽来访张栻,登麓山观日出,名山巅为 “赫曦”,取日出光明炎盛之意。张栻遂于山顶筑台,朱熹题额,作跋以碑记之。台后废。明嘉靖七年 (1528),知府孙存复建赫曦台亭于原址。又废。清乾隆五十五年 (1790),书院山长罗典在岳麓书院大门前坪建“前台”。道光元年 (1821),山长欧阳厚均觅得赫曦台原碑,改前台为赫曦台,存故迹以纪念朱熹。同治七年(1868)巡抚蒋昆重修。1985年修复。占地面积约90平方米,砖木结构,平面呈凸形,前部单檐歇山与后部三间弓形硬山结合,具湖南地方戏台形制。台中置石柱二对,坪铺麻石,外列围墙。台的内壁左右分别草书 “福”、“寿”二字,高丈余。其中 “寿”字传为一道人用竹帚蘸黄泥水写成。“福”字为罗典补书。台中央立屏风,上恭录朱熹、张栻、王守仁和毛泽东的诗和题词。台后有古桃李坪等胜迹。2006年禹王碑下将新建五层观景楼阁,并以“赫曦台” 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