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牛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牛蒡niúbàng

二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叶心形或卵形,嫩叶和根可以吃,种子可做药材。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一二年生 > 惡實 > 牛蒡
牛蒡  niúbàng

“惡實”之别名。

牛蒡【同义】总目录


牛蒡恶实蒡翁菜鼠粘子

牛蒡edible burdock

菊科(Compositae)牛蒡属中能形成肉质直根的二三年生草本植物。学名Arctium lappa L.,别名大力子,蝙蝠刺等,染色体数2n=2x=32。根可菜用。种子入药,主治咳嗽、咽喉肿痛; 根对牙痛有疗效。原产亚洲,中国的东北到西南均有野生牛蒡分布。公元940年前后,由中国传入日本,经过选育,出现很多品种,栽培盛行。叶心脏形,淡绿色,叶背面密生白色茸毛,叶缘具粗锯齿: 叶柄长,有纵沟,基部微红。根圆柱形,长60~100厘米,直径3~4厘米,皮粗糙,暗黑色; 肉质灰白色,收获迟了易空心。春天抽生花穗,花穗上密生头状花序,花冠筒状,淡紫色。种子长纺锤形,有棘刺,暗灰色,千粒重11克左右。
牛蒡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又耐热。植株生长适温20~25℃,要求较强光照。宜于质地疏松,中性的砂壤土或壤土栽培。一般可进行春播,施肥、深耕、耙平后作畦,条播或撒播。及时间苗,除草,5~6叶定苗,株距25厘米,行距30厘米。定苗后和6月中旬各追一次肥,雨季注意排水。6月至翌年4月可随时收获。秋播者,翌春收获。
冬前于春播牛蒡田中选择具本品种特征的中等植株作种株,切去根部1/3,按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栽于采种田里,覆土和盖草保护。翌春抽薹后支架防倒伏,注意治蚜,7月至8月种子成熟。


牛 蒡

牛蒡great burdock

Arctium lappa L.,菊科,牛蒡属。二年生草本。2n=2x=32。生于路旁、山坡、草地。中国自东北至西南各地都有分布,也见于东半球温带地区。具肉质根。茎粗壮,高1~2 m。叶广卵形至心形,背面密生白毛,边缘波状或小锯齿。头状花序簇生排列成伞房状;总苞片先端呈钩刺状;花全为管状,两性,紫色。瘦果椭圆形或倒卵形,常有黑色斑点,一端有刚毛状冠毛。花果期6~7月。根和枝叶可作饲料,根也可供菜用;种子入药称“大力子”,也叫“恶实”,性平、味辛,功能散风热、宣肺气、消肿毒,主治风热咳嗽、风疹、咽喉肿痛、疮痈肿毒等症。用种子繁殖。

牛蒡

别名大力子。二年生草本,高1—2米。根粗壮。茎直立。叶宽卵形。头状花序丛生于顶端,花紫红色。果倒长卵形,淡褐色。花果期7—9月。产阜康、乌鲁木齐、石河子、塔城、精河、霍城、伊宁、新源、拜城、阿合奇、喀什等地。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解毒、利水解热、滋补强壮、清热消肿的功能。药用果实、根、叶。主治感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初起、头面浮肿、乳腺炎等病症。

牛蒡níu bàng

《本草纲目》草部第15卷恶实(51)。药名。恶实的别名,参见“恶实”条。

牛蒡

牛蒡齐松

本品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根和果实。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除去杂质,筛出果实;秋季采挖根,洗净,晒干。
味苦、辛,性温。功能通经络,破痞结。主要用于膀胱尿道结石,痞瘤病,脉病。本品与火硝、喜马拉雅紫茉莉、烈香杜鹃等配伍,制成七味牛蒡丸,主治脘腹胀痛,食积。

☚ 臭虱草   胡黄连 ☛
0002337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