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蟲豸類 > 昆蟲部 > 諸小目 > 牛蝨 牛蝨 niúshī 亦稱“牛螕”。寄生於牛身上的蝨蟲。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養牛馬驢騾》:“治牛蝨方:以胡麻油塗之即愈,豬脂亦得。”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二·牛蝨》:“[釋名] 牛螕。[集解]時珍曰:‘牛蝨生牛身上,狀如蓖麻子。有白、黑二色。嚙血滿腹時,自墮落也。’”參見本類“螕”。 吸人血的虫 吸人血的虫蚊虫:蚊(蚊子;按~;库~) 白鸟 黍民 昏虫 闽虻 闽蚋 蔑蒙 蔑蠓 下门虫 蚊的属类:螉(牛~) 蚋 蜹 蚊的幼虫:虷 蜎 蠉 孑孓 蛣蟩 跟斗虫 跳蚤:蚤(狗~;鼠~) 虼(虼蚤) 虱子:虱(鸡~;鸭~;鸟~;牛~;阴~) 壁虱:蜰 臭虫 床虱 壁驼 扁蝨 木蝨 茭蝨 ☚ 蛀虫 动物的各部 ☛ 牛虱niú shī《本草纲目》虫部第40卷牛虱(13)。药名。 【功用主治】预解小儿痘疮凃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