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贾谊上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贾谊上书

典源出处 《汉书·贾谊传》:“是时,匈奴强,侵边。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僭凝,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其大略曰:“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释义用法 在汉文帝时,天下初定,但外有匈奴的侵犯,内有一些诸侯王的叛乱,贾谊当时任梁怀王太傅,他针对当时的形势,上书汉文帝,分析了当时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治安之策。后用此典表示忧国忧民的心情,或指向君王上书陈事。
用典形式
【长沙哭】 清·王士禛:“感遇终怀国士恩,忧时莫效长沙哭。”
【汉庭哭】 唐·杜甫:“永负汉庭哭,遥怜湘水魂。”
【泣长沙】 南朝梁·江淹:“汉臣泣长沙,楚客悲辰阳。”
【贾生泪】 唐·孟效:“劳收贾生泪,强起屈平身。”
【贾生哭】 唐·杨炯:“设险犹可存,当无贾生哭。”
【贾谊哭】 宋·苏轼:“莫嫌冯唐老,终胜贾谊哭。”
【痛哭书】 明·陈子龙:“眼中不见悲歌士,怀里空悬痛哭书。”
【贾生垂涕】 唐·李商隐:“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贾谊上书】 唐·刘长卿:“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太傅涕空挥】 清·赵执信:“策安太傅涕空挥,引罪舍人言屡讼。”
【长沙痛哭书】 清·陈叶筠:“偶过燕市悲歌地,曾上长沙痛哭书。”

贾谊上书

《汉书·贾谊传》:“是时,匈奴强,侵边。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僭儗,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其大略曰:‘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后用来形容忧国忧民,内心悲愤;或指向君王上书陈事。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州》:“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贾谊上书

泛指才识之士上疏言事。唐牟融《寄示平友人》诗之一: “贾谊上书曾伏阙,仲舒陈策欲匡时。”
●《汉书·贾谊传赞》: “刘向称 ‘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 追观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风俗,谊之所陈略施行矣。” 汉文帝时,贾谊曾数次上书陈策,因才高招忌被贬,终不得意,但对文帝一朝的政治产生了很大影响。

贾谊上书

【出处】 《汉书·贾谊传》:“是时,匈奴强,侵边。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僭儗,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其大略曰:‘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释义】 汉文帝时,天下草创初定,外部有匈奴侵扰,内部诸侯王势力扩张,贾谊几次上疏,提出自己的治理主张,态度激愤。后以此典指向君王上书陈事,表达忧国忧民之心。
【例词】 长沙痛哭书 汉庭哭 贾傅书 贾生哭 贾生书 贾谊哭贾谊上书 太傅涕 痛哭书贾生泪 贾生垂涕 哭贾生 伤时哭
【用例】
〔长沙痛哭书〕 清·陈叶筠《寄许子逊》:“偶过燕市悲歌地,曾上长沙痛哭书。”
〔贾谊哭〕 唐·白居易《寄唐生》:“贾谊哭时事,阮籍哭路歧。”
〔哭贾生〕 唐·杜甫《久客》:“去国哀王粲,伤时哭贾生。”
〔伤时哭〕 宋·辛弃疾《满江红》:“叹当年,寂寞贾长沙,伤时哭。”
〔痛哭书〕 唐·李绅《逾岭峤止荒陬》:“贾生谪去因前席,痛哭书成竟何益。”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