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军有所不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军有所不击 (释文〕 用兵作战,并非遇上敌人就打,有的敌人是不能攻击的。 〔例1〕 东晋成帝咸和八年(333年)五月,辽东武宣公慕容廆病卒,其世子慕容皝以平北将军行平州(治所在今辽宁辽阳市)事,并督摄部众。慕容皝的庶兄、建威将军慕容翰,因有宠于廆而为皝所忌恨,在廆病卒后,便与其子出奔段氏。段辽素闻慕容翰才智不凡,便十分高兴地收留了慕容翰父子。咸和九年,段辽派兵进袭徒河(今辽宁锦州市)不克,又派其弟段兰和慕容翰共攻柳城(今辽宁朝阳市以南),久攻不果,无功而还。段辽获悉段兰引军而退,勃然大怒,切责段兰等人,令其必攻拔柳城。段兰休整二旬后,又增丘攻城,士卒皆重袍蒙楯,作飞梯,四面俱进,夜以继日。柳城都尉石琮、城主慕舆埿并力拒守,众志成城,卒不能拔。此时,慕容皝又派宁远将军慕容汗与司马封奕等率军驰援。慕容皝告诫慕容汗说:“敌军气锐,勿与争锋。”慕容汗性情骄 〔例2〕 东晋太和四年(公元369年),大司马桓温率军伐燕,初战告捷。后因粮道阻塞,加之秦兵助燕,连连失利,被迫引兵撤退。燕国诸将急欲追击,吴王极力劝阻说:“不可。桓温初退惶恐,必然严加警备,以精兵殿后,此时追击未必于我有利。我如果暂缓追击,桓温必然深感侥幸,故而抓住时间,昼夜兼行,待其力尽气衰,我再追击,定会大有斩获。”吴王便率8000名骑兵缓缓悄行于桓温之后。桓温果然兼道而进,数日之后,吴王下令各路追兵合力进击,晋军大败,死伤数以万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