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力ɡòumǎilì指个人或团体购买商品和支付生活费用的能力。 购买力gòumǎilì❶ 〈名〉 指货币单位购买商品数量的能力。 ❷ 〈名〉 个人或机关团体购买商品的能力。 购买力gòumǎilì❶ 〈名〉指货币单位购买商品数量的能力。 ◇ “以最受欢迎但颇为可疑的购买力平均法计算”,中国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11.8%,人均排名第六十五位。(人民日报.1999.9.16) ◇ 据初步测算,小城镇每增加一人,可带进2万元的社会购买力。(人民日报.1999.10.14)。 ❷ 〈名〉个人或机关团体购买商品的能力。 ◇ 中国在2015年左右不可能成为世界第二位或第三位,中国人均实际购买力1300美元。(书摘.1999.4) ◇ 农民收入和农村购买力上不去,扩大内需的方针就难以真正落实,经济发展出现的好形势也难以保持。(人民日报.2000.12.20) 购买力gòu mǎi lì❶ 个人或机关团体购买商品的能力。1919年朱执信《中国古代之纸币》:“凡人之信用其纸币,只问其购买力如何,不必问其兑换之确实如何。”1924年蔡和森《社会进化史》第三篇:“战后,中欧东欧完全破产,丧失其购买力。” ❷ 单位货币购买商品的能力。1936年李炳焕等《苏联计划经济问题》第六章:“贫农在合作社也许只要一个卢布可以买到一双袜子,富农在私人市场买一双袜子也许要花四个卢布。换言之,贫农的所得虽少,可是卢布的购买力要比富农高出三四倍。” 购买力gòu mǎi lìпокуп тельная спосóбность(с ла)购买力Purchasing Power在一定时期内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总额。包括“商品购买力”和“货币购买力”。其中商品购买力是指一定时期内投入市场购买商品的货币总额,代表有支付能力的商品需求,如居民消费品购买力、生产资料购买力、社会集团购买力等。货币购买力是指一定单位的货币购买商品或换取劳动服务的能力,反映货币本身价值与商品价值的对比关系。如货币升值或物价、劳务收费标准降低,货币购买力就会相应提高;反之,货币购买力就会相应降低。购买力通过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形成。购买力大小,取决于社会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分配。 购买力对市场上所有商品和服务的现实购买能力。购买力的大小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社会资金量,它由全部的流动资产加上可获得的信贷额构成;二是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一般物价水平。购买力与社会资金量成正比,与一般物价水平成反比。在一定社会资金量的基础上,人们常将一般物价指数称为“购买力指数”。 购买力 购买力Purchasing Power商品购买力和货币购买力的合称。商品购买力是一定时期内投入市场购买商品的货币总额。它代表有支付能力的商品需求,如居民消费品购买力、生产资料购买力、社会集团购买力等等。货币购买力是一定单位的货币购买商品或换取劳动服务的能力,它所反映的是货币本身价值与商品价值的对比关系。比如,货币升值或物价、劳务收费标准降低,货币购买力就会相应提高; 反之,货币购买力就会相应降低。 〖参〗购买力弹性 ☚ 社会集体消费基金 购买力弹性 ☛ 购买力 购买力❶ 一定时期内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支付能力,即可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总额。如社会集团购买力、居民购买力等。 ❷单位货币所能买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即货币购买力。 ☚ 商品收支平衡表 新增购买力 ☛ 购买力purchasing power
购买力purchasing(/buying)power
购买力purchasing power 购买力purchasing power 大众的~日益提高。The people’s purchasing power is daily rising./机关~ institutional purchasing power/~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