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贫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作者小传】
 秦韬玉,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或称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出身贫寒,累举不第。父为左军军将,韬玉遂出入宦官田令孜之门,为士大夫所恶,称“芳林十哲”之一。尝为神策军判官。随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四年,为工部侍郎、判度支。为田令孜神策军司马。事迹散见《唐摭言》卷九、《唐语林》卷七、《唐诗纪事》卷六三、《唐才子传》卷九。其诗擅长七律,《唐才子传》称其诗“恬和浏亮”。《全唐诗》收存诗一卷。
 【解题】
 此诗作年不详。诗中写一德才兼备女子,因贫贱而无媒上门的悲哀,寄寓寒士无人荐举的愤慨。《唐语林》称其“应进士举,出身单素,屡为有司所斥”,此诗即借贫女来倾诉自己的抑郁心情,“语语为贫士写照”(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六)。尾联“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高度概括了封建社会的不合理现象,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注释】
 ①蓬门:蓬门中人,即茅屋人家。绮罗香:指富贵人家妇女的华贵服饰。②此句意谓想托一个好媒人说亲却使自己更加悲伤。悲伤的原因即为下二句。③二句意谓有谁喜爱风韵俊雅品格高尚,有谁喜欢贫女俭朴的梳妆。言外之意是当代只有卑俗的格调和奢侈的装饰才讨人喜欢。风流:风韵俊雅,举止潇洒。格调:品格,气度。共:又。怜:爱。时世:当代,当时。④夸针巧:自信针线刺绣很工巧。⑤此句意谓不愿画长眉与别人竞争比美。⑥二句意谓苦恼痛恨的是年年用金线绣花,都是为别人出嫁做新衣裳。暗寓自己做幕僚年年写诗作文,多为别人做装饰。

秦韬玉《贫女》(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秦韬玉的诗词 -可可诗词网

贫女

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秦韬玉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
诗词简介:
这首诗写贫女独白,倾诉她内心的抑郁惆怅。首联从未嫁女的衣着谈起: “蓬门未识绮罗香”。因为贫穷,虽早已是待嫁之年,却无人问津,请人为自己作媒吧,每生此念头,便不由倍加感伤。为什么呢?从别人的角度看,“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就个人而论,“敢将十指夸纤巧,不把双眉斗画长”。世风日恶,操守高格,格调愈高,和者愈寡,因此,亲事茫然无望,只得年复一年,为别人做嫁衣裳。但是诗意却远不止于此,它字里行间流露着诗人自己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慨。“语语为贫士写照” (沈德潜《唐诗别裁》),“语语皆贫女自伤,而实为贫士不遇者写牢愁抑塞之怀” (俞陛云《诗境浅说》),道出了这首诗的真谛。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贫女》
    .[唐].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 《 pín nǚ 》 
    《 贫 女 》 
    .[ tánɡ ]. qín tāo yù.
    .[ 唐 ]. 秦 韬 玉.
    pénɡ mén wèi shí qǐ luó xiānɡ , nǐ tuō liánɡ méi yì zì shānɡ 。 
    蓬 门 未 识 绮 罗 香 , 拟 托 良 媒 益 自 伤 。 
    shuí ài fēnɡ liú ɡāo ɡé diào , ɡònɡ lián shí shì jiǎn shū zhuānɡ 。 
    谁 爱 风 流 高 格 调 , 共 怜 时 世 俭 梳 妆 。 
    ɡǎn jiānɡ shí zhǐ kuā zhēn qiǎo , bù bǎ shuānɡ méi dòu huà chánɡ 。 
    敢 将 十 指 夸 针 巧 , 不 把 双 眉 斗 画 长 。 
    kǔ hèn nián nián yā jīn xiàn , wéi tā rén zuò jià yī shɑnɡ 。 
    苦 恨 年 年 压 金 线 , 为 他 人 作 嫁 衣 裳 。 
  • 《貧女》
    .[唐].秦韜玉.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译文】 生于贫寒,从不曾享受绫罗绸缎,待嫁之年,想找个好媒人,更不由满腹伤感。谁能欣赏我清高的风采,绝俗的打扮,众人们只喜爱时髦,纷纷追求流行的时妆。我虽然素手纤纤,女红精巧,又岂敢以此炫耀,也不愿天天描眉,在外表上与人争短论长。恨只恨年年手压金线缝呀缝呀,到头来却总是为别人作嫁衣,落得空忙一场。
  • ①蓬门:即柴门,指贫寒之家。良媒:善于说媒的人。

    ②风流: 风采举止。共: 众人。怜: 爱。俭梳妆: 即俭妆,当时比较时髦的一种妆饰,又称“时世妆。”《新唐书·车服志》载唐文宗崇尚俭朴,下诏:“禁高髻、险妆、去眉、开额及吴越高头草履”。“险妆”即“俭妆”,“险”与“俭”通。按此句历来解释不一,“俭梳妆”的另一种解释为俭朴的或俭陋的妆饰。

    ③敢:反语,犹言“不敢”,“岂敢”。纤巧:或作偏巧、针巧,指手工细致工巧。

    ④压金线: 用手指压着金线缝纫,意指缝制华贵的衣服。
  • 【集评】 元·方回:“此诗世人盛传诵之。”(《瀛奎律髓》卷三一)
    元·郝天挺: “此韬玉伤不遇自况之意也”。(《唐诗鼓吹》卷四注)
    清·屈复:“六句皆平头,是一病。有托而言。通首灵动,结好,遂成故事。” ( 《唐诗成法》卷十二)
    清·贺裳:“秦韬玉诗无足言,独《贫女》篇遂为古今口舌。‘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读之辄为气短,不减江州夜月,商妇琵琶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
    清·冯班: “托兴可哀。”(《瀛奎律髓汇评》卷三一)
    清·沈德潜: “语语为贫士写照。”(《唐诗别裁集》卷十六)
    清·章燮: “日望一日,年望一年,偏为他人作嫁衣裳耳。此诗俱从‘伤’字写出。” (《唐诗三百首注疏》卷五)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压金线〕用金线刺绣;压,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手法。

     这首诗用比兴手法而蕴含丰富,以贫女独白而动人以情,实为千古传诵之名篇。通篇都是未嫁贫女在倾诉伤感而抑郁的心曲,实则内蕴着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触。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独白从姑娘的家常衣着说起,说自己生在蓬门陋户,自幼粗布为衣,没有见过绫罗绸缎;已是待嫁之年,心想找个好媒人说亲,可是想到世人只重富贵不重品格,人们是不会看重我这贫家之女的,因此越发增加伤感了。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这里的“怜”与“爱”为同义词。两句是说,有谁欣赏不同流俗的格调,又有谁与贫女共爱俭朴的梳妆呢?这样的说法,和前面所说世人只重富贵不重品格相联系起来,显得环环紧扣,步步深入,激起读者对“贫女”的无限同情。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敢于自夸的是,一双巧手针线出众;而决不迎合流俗,把双眉画得长长的去与人争妍斗丽。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个人的亲事茫然无望,却每天仍压线刺绣,不停地为别的女儿做出嫁的衣裳! 年复一年,针针刺痛着自家哀伤而孤寂的心灵!
    独白虽止,纸短情长,贫女忧郁哀伤的形象默然兀立在读者面前,令人感叹!启人深思。

    诗人刻画贫女形象,主要依靠她自己的独白,即通过心理刻画来完成,语言有口语化、个性化的色彩,自伤自叹,倾诉衷肠,而末句那深沉哀伤的慨叹,又赋予全诗以更广的社会意义。

    沈德潜说这首诗“语语为贫女写照”(《唐诗别裁》卷十六),可谓一语道破了诗的真谛。哀怨沉郁的诗情,表达了封建社会贫寒的知识分子不为世用的愤懑和不平。
  •  这是诗人自伤身世之作。全诗以贫女自喻,通过她的独白、 自述,塑造出一个品性高洁但不为世人理解的贫女形象,从而寄托诗人自 己的怀才不遇之感和抑郁不平之情。
    诗歌一开篇便是贫女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这位女子因为自小生长 于穷苦人家,所以穿的都是粗布麻衣,从不曾有机会穿戴华丽的衣饰。虽 然物质贫乏,她却没有因此而自卑难过,反倒是世人的嫌弃让她伤心不 已。明明自己已到待嫁年龄,却始终无人上门提亲,如何不令她黯然神伤 呢?有好多次,她甚至都想抛开女子的矜持,自己去找个好媒人说亲了, 但每每想到世人的轻视、白眼,就又泄气了。既然连求亲都不成,贫女别 无他法,只得独自饮泣、益发伤感。

    贫女为什么会为人所弃呢?接下来的“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 梳妆”两句说明了原因。原来竟是只重富贵、不重品格的社会风气使然。 由于世俗之人都只知道欣赏卑俗的格调和奢靡的梳妆,对于贫女不同流 俗的格调和简朴的梳妆当然视若敝屣。这两句虽以贫女的提问出现,但 是答案却彼此心知肚明,因而更加突显出一种世无知音之感。

    然而,尽管如此,贫女仍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她自信自己心灵手 巧,能够做出很好的刺绣作品,所以坚决不描画长眉与那些世俗之人争 美,其品性之高洁,令人赞叹。不过这也使得她的亲事更加茫然无望,所 以只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这真是天大的讽刺! 这是 一位多么孤独、苦闷的贫女啊! 从中我们不难窥见诗人自己的身影。诗 人作为一介寒士,虽然身怀经世之才和高洁的德行,但是却因为无人欣赏 而不得施展抱负,只能终身沉沦下僚,为他人捉刀献策,一种哀怨、不平之 情呼之欲出。更进一步看,这种不平之鸣不仅是诗人一个人的心声,更是 古今寒士的共同心声,因此,它又将个人之悲上升到了千古同悲的高度, 从而积淀了历史情感而流露出看透世事的沧桑。

     此诗语意双关,含蕴丰富,言语沉痛,诗情哀怨,可称得上是一首贫士 的感恨歌!
     

  •  首联写贫女感伤,引出全篇。 因为家贫贫女从不知穿华贵衣服是什么滋味,这是客观事实,也是“拟托良媒益自伤”的最直接原因。

    颔联转写社会大环境的客观现实:时人追求时髦,谁也不欣赏不同流俗的“高格调”。“高格调”也正是由于历来家贫养成的贫女超凡脱俗的丰韵。

    颈联从女子自我夸才角度写了她的处事态度。凭借巧手针线出众,敢在人前夸口;绝不为迎合流俗,也把眉毛画得长长的与人争妍。这是女主人公恃才自高的主观意愿,这种意愿是以贫女的高格调为基础的。以上两联叙述“自伤”的原因和对“家贫”的愤恨。使尾联便顺水推舟而来。

    尾联既是写事实,又是主人公的心中呐喊。贫女个人的亲事茫然无望,却要成年累月的为别人穿针引线,描龙绣凤的做嫁衣。这里有伤心,有悲哀,更主要的是对“家贫”导致的这种结果的愤恨。

     这首诗借贫女自白,道出不得出嫁的主要原因是家贫,是出身“蓬门”,也从客观角度分析了不得嫁的社会原因,以及主人公对这种处境的愤恨,从而抒发出诗人恃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愤愤不平之情。诗全部以口语写来,不用典,不用比细腻爽利,语言通畅浅显,寓意深刻。
     



贫女pín nǚ

贫穷的女子。这里指邢岫烟:失绵衣~耐嗷嘈,送果品小郎惊叵测。(九十·1160回目)

各种境况的女子

各种境况的女子

无家可归的女子:门女
随嫁的女子:媵妾
技能低的女子:下女
被没入宫中为奴的女子:女隶
有名望的人家的姑娘:名门闺秀
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野草闲花闲花野草
丈夫在婚外所宠爱而与之同居的女子:外宠
无夫的成年女子:旷(旷女)
美丽受宠的女子:宠柳娇花 闲花媚柳 娇花宠柳
姿色衰减的女子:衰色
有姿色而被遗弃或遭蹂躏的女子:残脂剩粉 残妆剩粉 残脂褪粉 残粉余香 遗香剩粉 断粉零香 断脂零粉 剩脂零粉 剩粉残香 剩粉零香 剩粉零脂 剩粉零珠 剩粉遗香 剩粉余香 零脂剩粉 零香剩粉 零香余粉零膏剩粉 宿粉剩香
订婚后未婚夫死去的女子:望门寡妇
订婚后未婚夫死去不久的女子:望门新寡
贫穷的女子:贫女

☚ 女人   年轻的女子 ☛
0000516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