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的来源及其性质
财政收入的来源是指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多种渠道、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分析财政收入的来源及其性质,目的在于从整体上把握各种财政收入来源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它们保持恰当的比例关系,以加强财政收入的宏观调节,实现利益的兼顾和财政收入结构优化。按照财政收入来源于社会产品的不同侧面,可以区分为财政收入的社会产品价值构成、国民经济部门构成、社会经济所有制构成和财政收入的地区结构等。
(1) 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及其性质。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C、V、M三部分构成。C是补偿消耗掉的劳动对象价值及固定资产磨损的价值。为了保证企业简单再生产的连续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不构成财政收入来源。V是劳动者工资,财政收入中直接来自于V的有个人缴纳的税收及其他规费收入、国库券收入等,还有间接性的服务业收入及高税率转移到消费者身上所获得的一部分收入。为了不影响劳动者最低消费,财政参与V的分配是有限度的,其主要作用在于调节收入和形成社会保证基金,因而不能构成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M是剩余产品价值,财政对其分配,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职工切身利益,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 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及性质。目前,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和商业等部门,其中工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部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现阶段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不能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不能忽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及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部门。随着改革开放,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商业流通,收入的部门结构出现了新的格局。
(3) 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及性质。目前,财政收入结构中,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收入比重也大大提高,包括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联营企业及个体经济的交款比重。这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所决定的。
(4) 财政收入的地区构成。我国经济分布按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区分,客观上存在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东部沿海一带,工业基础较好,商品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交通方便,信息灵通,因此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该地带。中、西部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从长远看,在发展上呈现出逐步由东向西推进的客观趋势,财政收入的地区分布也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