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象Xià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西之临汾、广西之灌阳、云南之邱北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初见于《姓苑》。郑樵注云:“颍川望族;今南昌多此姓。”未详其源。
《南史》有象屈耽; 《希姓录》有象武。

象xiàng

❶動物名。揚雄《蜀都賦》:“遠則有銀鉛錫碧,馬犀象僰。”杜篤《論都賦》:“牽象犀,椎蜯蛤。”
❷倣照。揚雄《羽獵賦》:“漸臺,泰液象海水,周流方丈、瀛州、蓬萊。”
❸形狀,形象。班固《西都賦》:“其宮室也,體象乎天地,經緯乎陰陽。”傅毅《舞賦》:“雍容惆悵,不可爲象。”
❹現象,表現。馬融《長笛賦》:“論記其義,協比其象。”《漢書》班固《幽通賦》:“既誶爾以吉象兮,又申之以炯戒。”
❺樂曲名。象舞之樂。相傳爲周初之樂。司馬相如《上林賦》:“荊、吳、鄧、衛之聲,《韶》、《濩》、《武》、《象》之樂。”

卦象。用卦爻等符号象征自然变化和人事休咎。

☚ 周亚夫   地水师卦 ☛

亦题《大客》。南朝宋志怪小说。刘敬叔撰。原载《异苑》卷三。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辑释》、刘世德《魏晋南北朝小说选注》皆选录。本篇写象通人性的故事。叙述:阳山县(今在广东省)一人正在田间耕作,忽遇一大象用鼻子将他卷起,带到深山一个很远处。他见到一只象脚上有个大刺,他就将刺拔出。那个受伤的象站起,左右跳跃,显出很高兴的样子。原先那只象又把他带到一处水洼地,用鼻子掘出好几根又长又大的象牙,然后将他和象牙又一起送回耕作地。当地一带田间谷物,常被象糟踏,人们将象叫“大客”。那人就对大象说:“我们这里的庄稼常被大客侵犯,你若能常想到我,以后就别再骚扰我们了。”说完,只见那象来回徘徊,好像懂了的样子。从那以后他家耕种,再也没有受过什么害。小说写了人和象和睦共处,互相帮助之事。作者通过三件事表现大象的灵性:一是大象将耕田者卷至深山,让他给另一只象去拔脚上的巨刺;二是大象掘出数条象牙放在耕田者面前,以示报答;三是大象接受耕田者意见,以后不再践踏庄稼。显见作者采用夸张的艺术手法,以这三件异事突出象通人性的特点。全篇结构紧凑,文笔简澹,叙事颇有情致。《广异记》中《莫徭》(《太平广记》卷四四一引文)记莫徭为老象拔竹丁而受其报象牙事,则与本故事同类。

☚ 异苑   大客 ☛

 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

《春秋左传·僖公十五年》


 【评】此本是论述卜筮,“筮,数也”。《后汉书》、《隋书》之《律历志》把它看成计算数字的起源。
 古之人论数也,曰“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然则天地初形,人物既著,则算数之事生矣。记称大桡作甲子,隶首作数。二者既立,以比日表,以管万事。夫一、十、百、千、万,所同用也;律、度、量、衡、历,其别用也。故体有长短,检以度;物有多少,受以量;量有轻重,平以权衡;声有清浊,协以律吕;三光运行,纪以历数;然后幽隐之情,精微之变,可得而综也。

《后汉书·律历志》


 【评】《隋书·律历志》有类似的论述,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对数学起源、作用的系统看法。

象xiàng

❶大象。见《草木篇》〔象〕条。
❷象牙。《鄘风·君子偕老》二章: “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毛《传》:“瑱,塞耳也。揥,所以摘发也。”朱熹 《集传》:“揥所以摘发,用象为之,贵者之饰也。”《魏风·葛屦》二章:“宛然左辟,佩其象揥。”毛《传》:“宛,辟貌。妇至门,夫揖门而入,不敢当尊,宛然而左辟。象揥,所以为饰。”《本草纲目》李时珍〔集解〕:“象出交、广、云南及西域诸国。野多至成群。有灰、白二色,形体臃肿,大者身长丈余,高称之,大六尺许。两吻出两牙夹鼻,雄者长六七尺,雌者才尺余耳。”

☚ 脱脱   祭 ☛

象xiàng

大象。《鲁颂·泮水》八章:“元龟象齿,大赂南金。”毛《传》:“元龟尺二寸,赂,遗也。南,谓荆阳也。”齿,指象牙。《本草纲目》李时珍〔集解〕:“象出交、广、云南及西域诸国。野象多至成群。有灰、白二色,形体臃肿,面目丑陋。大者身长丈余,高称之,大六尺许。两吻出两牙夹鼻,雄者长六七尺,雌者才尺馀耳。”

☚ ">   鹿 ☛

读音x·iang(ˋ),为iang韵目,属ang—iang—uang韵部。徐两切,上,养韵。
❶动物名。陆上最大的哺乳动物,鼻长耳大。
❷现象。
❸象征。
❹想象。

上一条: 下一条:

周公所作乐曲名。《墨子·三辩》记载:“因先王之乐,又自作乐,命曰《象》。”《吕氏春秋·古乐》云:“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乃为《三象》,以嘉其德。”高诱注:“《三象》,周公所作乐名。”司马相如《上林赋》云:“荆吴郑卫之声,《韶》《濩》《武》《象》之乐,阴淫案衍之音……所以娱耳目乐心意者,丽靡烂漫于前。”这里描写了包括“《象》乐”在内的乐曲感人至深的力量。

☚ 黑齿邦   象耕 ☛

象xiānɡ

执法,以法治理。例:这里已乱得没~况了,该治理了。
❍ 这地方乱~~的,偷人成凤,不治理不行了。象,通“相”。
《书·舜典》:“象以典刑,流宥五刑。”孔传:“象,法也。法用常刑,用不越法。”孔颖达疏:“详其罪罚,依法用其常刑,使罪各当,刑不越法。”

[xiang] 1.dab xangb:一只~。ad ngongl dab xangb.2.lieax:你~他。mouxlieaxwud.3.nongb:棉花~雪一样白。mixhuabghueubnongbnbetadsheit.
象棋[xiangqi]xangbjil.
象样[xiangyang]qangbyangb.

{}5688棋子。吴语。浙江温岭〖〗。生长;起。闽语。广东揭阳〖〗。~乌规起霉点‖~长青苔。游玩。吴语。江苏靖江。不识好歹。西南官话。贵州沿河〖〗。他~得很。吝啬;吝惜。西南官话。贵州沿河〖〗。赣语。江西宜春〖〗。大概。西南官话。云南建水〖〗。他~睡了。口头语,意在引起下文。中原官话。陕西商县张家塬〖〗。这~𠰻啥一样。

象xiàng

❶大象,陆地上现存最大的哺乳动物,有的可驯养用来驮运货物。
❷形态;样子
 △ 景~|印~。
❸模仿;仿效
 △ ~形|~声。
❹姓。
【注意】(一)第六画是撇,中间不断开。以“象”为偏旁的字有“像、橡”等。(二)参见867页“像”的提示。

象xiàng


❶哺乳动物,鼻子长圆筒形,可伸卷,门齿发达,可供雕刻:~牙︱盲人摸~。
❷形状;样子:~征︱现~︱形~︱表~︱印~︱征~︱迹(ji)~︱影~︱天~︱星~︱景~︱气~︱意~︱怪~︱险~︱旱~︱万~︱假~︱幻~︱万~更(geng)新︱气~万千︱包罗万~︱森罗万~。
❸摹仿:~形︱~声。
○对~((一)观察、思考或行动时作为目标的事物。(二)特指恋爱的对方)︱想~((一)在改造知觉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二)设想)︱抽~((一)从各种事物中抽取共同的本质特点成为概念。(二)笼统;概括)。

象xiàng

❶ 一种哺乳动物,是陆地上现存的最大的动物。
❷ 形态,样子:印象︱万象更新。
❸ 模仿,仿照:象声︱象形字。
【提示】
❶“象”不是“像”的简化字。
❷“象”指自然界、人或物的形态、样子,如“病象”、“幻象”、“脉象”、“假象”、“景象”、“气象”、“天象”、“万象更新”、“星象”、“险象”、“现象”、“形象”、“意象”等,“像”指以模仿、比照等方法形成的与原物相同或相近的图景,如“画像”、 “录像”、“神像”、“塑像”、“人像”、“图像”、“肖像”、 “绣像”、“遗像”等。

(4次)
❶陆上的一种巨大的哺乳动物。灵蛇吞~《天》 赤螘若~《魂》
❷特指象牙。杂瑶~以为车《离》 怀瑶~而佩琼兮《哀》

象xiàng

大象,陆地上生活而体积巨大的哺乳动物。多生活于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很长,可用于雕刻器皿或工艺品。《天问》:“一蛇吞象。”

象xiang

象贝 象鼻 象车 象服 象管 象龟 象话 象棋 象罔象戏 象贤 象限 象形 象牙 象眼儿 象样 象弈 象征 表象病象 抽象 椿象 豆象 对象 怪象 旱象 幻象 浑象 活象 迹象 假象 景象 录象 脉象 毛象 米象 气象 天象 万象 险象现象 相象 想象 形象 血象 意象 印象 征象 象声词 象牙质印象派 象齿焚身1 象形文字 象牙海岸 象牙之塔2 象箸玉杯 气象万千 万象更新 包罗万象 返祖现象 盲人摸象 象形文字论

象xiang

❶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方。鼻子圆筒形,可伸卷。多有一对又长又大的门牙伸在嘴唇外面:那头~用鼻子汲起水来往身上喷|~的鼻子可以把小树连根拔起。
❷形状;样子:包罗万~|万~更新。注意“像


❹”过去简化成“象”,现在不能这样简化。详见“像”条的注意。

象xiàng

大象,哺乳动物,身躯庞大,借以比拟山势:伏~千峰凸,盘蛇一径遥。(五十·1154)


象xiàng

形状;样子。这里指卦象:按~有日暮虎临,必定是傍晚得病的。(一○二·1304)

❶如赤烏也。《周禮·春官·眡祲》:“眡祲掌十煇之法,以觀妖祥,辨吉凶。二曰象。” 鄭玄注: “鄭司農云: 象者,如赤鳥也。”
❷夷狄之言者。《周禮·秋官·象胥》: “象胥,每翟上士一人。” 鄭玄注:“通夷狄之言者象,胥其有才知者。此類之本名,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合總名曰象者,周之德先致南方也。”
❸法也。《儀禮·士冠禮》: “繼世以立諸侯,象賢也。” 鄭玄注: “象,法也。”
❹武王伐紂之樂也。《禮記·文王世子》: “下管象,舞大舞。” 鄭玄注: “象,周武王伐紂之樂也。”
❺耀也。《禮記·樂記》: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鄭玄注:“象,光耀也。”
❻歷也。《尚書中候》 卷上: “若稽古,帝曰重華,欽翼皇象。” 鄭玄注: “象,歷也。” (《玉函山房輯佚書》)《尚書中候》: “欽翼皇象。”鄭玄注: “象,歷也。”(《鄭氏佚書》)
❼傚。《孝經·聖治章》: “則而象之。” 鄭玄解: “傚。”(《通德堂經解》)
❽文王之樂,舞象也。《春秋傅服氏注九》: “見舞象箾南籥者,曰: 美哉,猶有憾。” 注: “象,文王之樂,舞象也。” (《鄭氏佚書》)

古代名物 > 占相類 > 易占部 > 圖籍 > 象
象  xiàng

十翼之一,傳爲孔子所作。原爲一篇,因附經而分爲上下。内容主要解釋卦象與爻象。爲便于區分,後人稱解釋卦象者爲大象,解釋爻象者爲小象。《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繫》、《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絶。”《易·乾》“象曰”孔穎達疏:“十翼之中第三翼,總象一卦,故謂之大象。”


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陸獸部 > 象科 > 象
象  xiàng

獸名。象科。陸上最龐大之獸。體高約三米,皮厚毛少,肢粗如柱。鼻與上脣愈合成圓筒長鼻。雄象上頜門齒異常發達,俗稱象牙。曾廣佈于中原一帶,今僅見于雲南。《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齒以焚其身賄也。”《爾雅·釋地》:“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邢昺疏:“犀象二獸,皮、角、牙、骨,材料之美者也。”《說文·象部》:“南越大獸。”段玉裁注:“獸之最大者,出南越……長鼻牙,三年一乳。”晉·張華《博物志》卷三:“昔日南貢四象,各有雌雄。”


古代名物 > 珍寳類 > 寳物部 > 諸寳 > 象牙 > 象
象  xiàng

“象牙”之省稱。

象【同义】总目录


象大客钝公子

象xiàng

〖动词〗
模仿,效法(6)。《臧哀伯谏纳郜鼎》: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各级官员效法它,这还能惩罚谁呢?《卖柑者言》: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哪一个不是高贵得可以使人害怕,显赫得可以使人效法呢?《亲政篇》:内朝,象紫微也。——内朝是模仿紫微垣。


象xiàng

〖名词〗
一、古代传说虞舜的同父异母弟。他多次图谋杀害舜,舜都不计较。舜继位后,仍封象为有鼻国国君(17)。《邹阳狱中上梁王书》:不合则骨肉为仇敌,朱、象、管、蔡是矣。——意见不合,亲骨肉也会成为仇敌,丹朱、象、管叔、蔡叔就是如此。《象祠记》: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象的为人,照做儿子的道理来说是不孝。《象祠记》:虽若象焉,犹可以改。——即使如同象那样,还可以转变。
二、大象。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1)。《子产告范宣子轻币》:象有齿以焚其身。——大象因为有[值钱的]象牙而丧生。
三、指象牙(1)。《李斯谏逐客书》:犀象之器不为玩好。——犀牛角、象牙做的器物就不会成为您赏玩的东西。
四、有形可见之物。景象,形象,图象等(3)。《臧哀伯谏纳郜鼎》: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画出山、龙、华、虫等各种形象,这是表明不同器物的色彩。《王孙满对楚子》: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把百物的图象铸在鼎上,鼎上百物的图象都具备了。《阅江楼记》:万象森列。——宇宙间的各种景象纷纷罗列在眼前。
五、卦象(1)。《箕子碑》:嘉先生独列于《易》象,作是颂云。——我赞赏先生独独能够在《易经》的卦象中列名,就作了这篇颂。
六、象征(1)。《秋声赋》:又兵象也。——又是打仗的象征。

象xiàng

❶ 动物名,大象。《韩非子·解老》:“人希见生~也,而得死~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
❷ 象牙或象牙制品。李斯《谏逐客疏》:“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之器不为玩好。”归有光《项脊轩志》:“顷之,持一~笏至。”
❸ 形象。《周易·系辞上》:“在天成~,在地成形。”特指相貌。《晋书·顾恺之传》:“尝图裴楷~,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❹ 像,相似。《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人而用之也。”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三:“额鼻~五岳,扬波喷云雷。”
❺ 效法,摹拟。《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形。”(书:文字。)

*xiang

CFF3
❶动物名。为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鼻子与上唇愈合成圆筒状长鼻。多有一对长而大的门牙伸出口外。耳朵大,皮厚毛少。以嫩叶和野菜等为食物。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南部、越南、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及非洲地区。
❷外表,形状:现~/表~/景~/万~更新。

样子

样子

样(模~;榜~) 式(式样;样式;老~;新~;中~) 形(形状) 象(物~) 等(此~) 模(模样;怪~样) 稿 体态 体势光景 张致 张志 张智 着相 姿态
形状,样子:形模
形象,样子:形景
物体外表的样子:外观
事物的标准样式:模式
原来的样子:原貌 原样 原形 旧观(迥非~) 旧贯 旧套 旧貌 遗貌 本相 本像 本象 本然 本朴 本真
事物本来的样子:本来面目
一个样子:一律
多种样子:多姿
花木美好可爱:妩媚
美好的样子如在眼前:盈盈在目
样子古怪奇特:丑头丑脑 怪头怪脑
样子奇特古怪:怪模怪样 鬼眉鬼眼
样子实在难看:备极丑态
变了样子:走(走样;走相;~调;~味)变样 改样 改貌
样子完全变新:面貌一新 一新面目 面目一新
改变原样,面目一新:改观(大为~)
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厉害:面目全非
面目全非,难看可怕:乌焦巴弓
坏样子:恶法
(物体的形状:样子)

另见:物品 形状 美丽1

☚ 样子   情态 ☛

有些象

有些象

象(好象) 像(好像;如像;髣像) 若(若如;有若;恍若;忽若) 如(如同;正如;恰如;适如;比如;有如;匹如;还如) 犹(犹如;犹若) 赛(赛似;赛如) 恍(恍若;恍如;恍疑) 宛(宛如;宛若;宛似;宛然) 仿(仿似;仿像;仿佛;相仿) 而 僾 庶几 类乎 似乎 好比 好似 亚似 欲似 有似 匹似 比似 忽似 依稀 隐约 有同 不啻 将近 差不多
表示跟某种事物或情况相似:似的 一般 一样
形式、外观相似:形似 状类 肖貌 貌似 象似
大致相像:似(似类;类似) 象 疑(疑似) 依类 相状
形象类似:类像
相类似:体贰
相近或相像但不相同:恍惚 近似 疑似 庶几 相类

☚ 相像   相反 ☛

迹象

迹象

征(~迹;~候;病~;表~) 端(~兆;~倪) 衅 踪兆 痕迹 事迹 意思
征兆迹象:体 象(兆~)
痕迹,迹象:圭角
风吹的迹象:风影
将下雨的迹象:雨影
语言的迹象:言诠
在言词上留下的迹象:言象 言筌
举动上流露的迹象:形迹(~可疑)
反叛的形迹:反形 异迹
王者得天下,有龙兴之象:飞天 飞龙在天
反映事物的迹象:蹄筌
事物留下的迹象:痕(~迹)
事情显露出来的迹象:苗(~头;~子)
灾祸的苗头:孽芽
隐约可寻的迹象:蛛丝马迹 马迹蛛丝
似是而非、不足为据的迹象:风影
明显的迹象:显迹
失败的迹象:败形
败落的迹象:败象
逐渐衰弱的迹象:寝弱之渐
重大事件即将发生的迹象:山雨欲来风满楼
(可借以推断事物的过去和将来的痕迹或现象:迹象)

另见:痕迹 征兆 现象

☚ 迹象   遗迹 ☛

象征

象征

象(体~) 章表
比拟,象征:比象 比像
象征称帝封王:冯玉
象征祥瑞:合秀 合颖 合穗 骈穗秬草白麟 麒麟 凤凰 得雄
象征革命或革命胜利:赤 红(~色;~心;开门~)
象征荣誉:光荣花
象征德行:象德
象征腐朽坠落:黄(~色)
象征反动的:白(~军;~专) 黑(~色;~心;~线;~道;~帮)
(用具体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象征)

另见:迹象 征兆 祥瑞 吉祥

☚ 象征   各种象征 ☛

常见兽

常见兽

大象:象(赤~;巨~;印度~;非洲~)豫 大客 牙兽 封兽 江猨 伽那 钝公子
犀牛:犀(~角;印度~)
雌犀牛:
骆驼:驼(橐~;明~) 鸣駞 山驴王 马肿背
成队的骆驼:驼队
传说能日行千里的骆驼:风驼
狐:狐(狐狸;~仙;赤~;白~;玄~;银~;草~;丰~;封~;大~)大仙 阿紫
黑狐:元模
狸:狸(狸猫;花面~) 貉(貉子;小~) 山猫 豹猫 野猫 青猺
獭猫:獭(水~;海~)
旱獭:鼧鼥
獾:獾(狼~;鼬~) 猸(猸子;白~)
猪獾:沙獾
羚羊:灵羊
豪猪:豲(豲貐;豲猪;豪豲;帚豲) 貆(貆豪) 豪豨 豪彘 猪都 豕苗猪 鸾猪 狟猪 鸾猪 山猪 蒿猪 白豪
黄鼠狼:鼬(鼬鼠;黄鼬) 狌 鼪 黄皮子 黄竹筒

☚ 猛兽   其他兽 ☛

形象

形象

形 象(象貌;貌象) 类 貌状 影像
老头儿的形象:驼背羊髯
各种物体的形象:众形
事物的形象:体段
物体的形象:物象 形识
主观幻想的、不真实的形象:虚幻 镜花水月
模糊的形象:影(影子;帆~;鸿~)
创造出来的形象:造型(~艺术)
山石、器物等造型神妙自然:鬼凿神劖神劖鬼凿
用线条、颜色描绘的事物形象:图(~画;地~)
画、印、摄制的形象:照(写~;剧~;题~) 图像
状貌,图像:象(物~;天~)
通过光、电设备呈现出的形象:影像
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
十分清晰分明或生动形象:历历如画 历历如绘 历历如鉴
艳美的形象:艳象
形象逼真,生动感人:如临其境
形象丑恶,使人看不下去:不堪入目 不堪入览 不堪寓目
形象奇怪:古里古怪
(能引起人的某种思想或感情活动变化的形状或姿态:形象)

另见:外貌 样子

☚ 形象   人物形象 ☛

用年月日计时的方法

用年月日计时的方法

历(历法;历序;历律;历术;历算;历数;~术;~书;月~;台~;天历;政~;纪历;黄历) 宪 象
皇帝颁发的历法:龙躔
中国的历法:阴历 农历 夏历 旧历废历 斗历 古历 华历 夏数 太阴历
外国的历法:阳历 公历 西历 新历洋历 太阳历
伊斯兰教历:回历
计算年代的方法:纪年
开始新的纪元:开元
中国古代纪年法:干支
中国古称十二年:纪(一纪)
中国古称三十年:世(一世)
十年:年代(二十世纪九十~)
一百年:稘 世纪(二十~)
古代测时法:土圭 日晷 滴漏
天干纪月:月雄 月阳
地支纪月:月雌 月阴
天干次序符号: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地支次序符号:甲 乙 丙 丁 戍 己 庚 辛 壬 癸

另见:计算 报告 用时间 计时器

☚ 计时法   D 社会 ☛

效法

效法

象(法象) 拟(拟法;拟范;拟则;希拟) 式(式型;承式;程式;轨式) 范(模范;~山模水)祖(祖法;祖式;祖述;师祖) 蹑(蹑景) 则(则效;则象) 仪(仪刑;仪形) 楷(楷法) 宪 体 师 法程 宗法 取法 规模 义行 比义 追踪 追迹 师道 学样 法效
仿效,学样:尤效
向人效法:齐轨
效法前人:踵武前贤
效法古人:法古 师古 放古 仿古
 效法圣贤:体二 规贤矩圣
 效法古代圣贤:尧趋舜步
效法古代:法古
在学术或文艺上效法某人或某派:师法
 模仿,师法:
 相互师法:师师(风之~)
依据,取法:体宪
可就近取法:操斧伐柯
效法并继承传统:绳法
互相模仿效法:相仿相效
观摩效法:观则
仿效,效法:祖效 视效
规慕效法:规法
顾慕效法:顾效 顾效
追随效法:追法 追躅 步趋
遵循效法:道法
遵从效法尧舜:祖舜宗尧
瞻仰效法:瞻仪
(仿效、模仿别人的做法去做:效法)

☚ 仿效   趁着 ☛

想象

想象

想(想像;假想;意想;存想;虚想;着想;玄想;涉想) 象(意象) 意像 意相 举意 思议 神思 推度
设想,想象:置想
想象和理解:思议(不可~)
凭空想象:翘想 翘思 悬想
凭主观想象:率臆
仰慕,悬想:翘心
揣摩想象:悬拟
主观地想象:臆想 臆中
凭主观推断,认为事情大概是或应该是这样:想当然
不断涌现的想象:浮想
许多想象不断涌现于脑际:浮想联翩
美丽的想象:丽想
奇妙的想象:妙想
富于想象:心游八仞 心游八极
敞开思路,毫无拘束地想象:畅想 逞想
悠远地想象:遐思 长想 冲想 远想 霞想 遥想 缅思 缅惟 缅维 缅想 邈想
漫无边际地想像:遐想
苦苦思索,驰骋想象:霞思天想 霞思云想
尽情想象驰骋:神魂飞越
想象漫无边际:海阔天空 海天空阔
不用说明就可想象得到:可想而知
美好的想象仿佛还在眼前:盈盈在目
(改造记忆表象的基础上想出新的形象:想象)

另见:想 用心1 回想 猜想 视野 形象

☚ 想象   幻想 ☛

棋具

棋具

棋(~格;军~;跳~) 骐
旧时棋的别称:鬼阵
象棋:象戏 橘中戏
围棋:棋(楸棋) 碁 (敲~) 吴图 方圆 黑白 河洛 手谈 烂柯 坐隐 坐藩 略阵 乌鹭 楸枰
棋盘:局(局图;碁局;楸局;棋局;博局) 枰(楸枰;棋枰;纹枰;碁枰;广枰) 弈楸 奕楸 文楸 纹楸 广平 木野弧 方亭侯
棋盘的美称:玉局
围棋盘:枰(纹枰) 楸局 红楸
苍青色玉石制的围棋盘:楸玉局
棋局,棋盘:弈局
围棋盘上的方格子:罫(方罫)
棋谱:奕谱
棋子:棋(棋丸;举~不定) 子 棊(棊子;棊丸)
棋盘、棋子:弈具
围棋子:碁(碁子;碁石) 冷玉 博棋 冷暖玉
围棋白子:烂柯仙客
象棋子名称:车 马 炮 象 士 兵 卒 将 帅

另见:下棋

☚ 棋具、赌具   赌具、占卜具 ☛

画像

画像

影像 绘像 传影 传形 头子 丹青
画、印、摄的形像:照(剧~;写~;题~)
绘或绣成的图像:
人物画像:神(喜神) 像(人像;肖像;图像;影像) 惟真 图象
状貌,图象:
手工绣成的人像:绣像
美人的肖象:徽真
女子的画相:春容
皇帝的画像:御像 御容
神的图像、塑像:神像 神影 神仪
纸印的太阳神像:云马
神像或圣贤的图像:灵仪
饰金的神像:金身 金躯
家谱上的画像:谱像
肩部以上的人像:头像
画工精致的人像:绣像
死者生前的画像:遗容 遗像 遗真 遗范 神仪
(画出的图像:画像)

另见:绘画 影像

☚ 像   雕像 ☛

征兆

征兆

兆(~头;~相;眹~;朕~;形~;迹~) 占 衅(~兆) 魄(~兆) 主(早露~雨) 符(~兆;~祥) 象(~表;征~) 候(征~) 消息 朕迹 形证
机微,征兆:兆朕
迹象,征兆:象兆
受命之征兆:云火
文运之兆:魁星踢斗
表露出来的迹象:
事物最初显露出来的苗头或征兆:几微之先
长寿之征:鲵齿 鲵鲐
万物变化的迹兆:万微
事物的征兆:微渐
事物变化的征兆:黄犀 机道 机符
某种现象出现前的征兆:信号
腐朽事物行将灭亡的信号:丧钟
梦中出现的征兆:梦兆 梦征 梦谶 梦迴阴候
卜筮的征兆:兆数
龟卜所得之兆:龟言
龟卜显现的征兆:龟象 龟兆
有灵应的龟兆:灵龟
显露的征兆:符表
外露的征候:外候
大自然显露的征兆:干端坤倪
神灵暗示的征兆:冥征 冥谶
上天显示与人事相应的征兆:符应
天神显示给人的征兆、启示:符(~兆)
上天预示帝王受命的符兆:符命
上天的符命:灵符
发生变异的征兆:雉雊 雊雉 雊鸣
发生变异的征兆、迹象:飞牡
吉凶灾变的征兆:灾祥
清醒时看到的征兆:阳占
应验的征兆:应兆
微小的征兆:微兆
奇异的征兆:征怪 珍怪
危险的征兆:险象 险征
(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征兆)

另见:象征 迹象 吉祥 吉庆 生育 灾害

☚ 征兆   预兆 ☛

象xiàng

徐两切,上养。
❶大象,动物。《潜夫论·遏利》:“~以齿焚身,蚌以珠剖体。”
❷专指象牙。《诗·鄘风·君子偕老》:“玉之瑱也,~之揥也。”
❸形象;景象。《易·系辞》:“在天成~,在地成形。”
❹相似;好像。《淮南子·原道》:“响之应声,景之~形。”
❺仿效;依顺。《荀子·君道》:“顺上之法,~上之意。”
❻肖像;画像。高适《信安王幕府》:“帝思麟阁~,臣献栢粱篇。”
❼法式;榜样。《孔子家语·三恕》:“见~而勿强,陈道而勿怫”。

〖象〗 粵 zoeng6〔匠〕普 xiànɡ

❶ 一種哺乳類動物。許慎《說文解字》:「〜,長鼻牙,南越大獸,三秊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秊:同「年」。)韓非《韓非子.解老》:「人希見生〜也,而得死〜之骨,案其圖以想其生也。」(希見:少見。)
❷ 象牙。歸有光《項脊軒志》:「持一〜笏至。」(笏【粵 fat1〔忽〕普 hù】: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製成,上面可以記事。)
❸ 形象,景象,現象。范仲淹《岳陽樓記》:「朝暉夕陰,氣〜萬千。」
❹ 通「像」,肖像,相貌,這個意思後來被寫成「像」。房玄齡《晉書.列傳第六十二.顧愷之》:「嘗圖裴楷〜,名垂後世。」(圖:繪畫。裴楷:西晉名士。)
❺ 榜樣。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願志之有〜。」
❻ 通「像」,相像,相似,這個意思後來被寫成「像」。李白《古風》(其三):「額鼻〜五嶽,揚波噴雲雷。」
❼ 效法,模仿。班固《漢書.藝文志》:「教之六書,謂〜形、〜事、〜意、〜聲、轉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象elephants

哺乳纲,长鼻目,象科。现存最大的陆上哺乳动物。体高3 m,体长5~6.4 m,重5 000 kg。鼻与上唇延长形成圆筒状的长鼻。上颌门齿大而长,突出唇外,通称象牙。皮厚,毛稀,肢粗如柱。群栖于大草原和森林中。有两种:
❶亚洲象(Elephas maximus)。雄性肩高2.5~2.7 m,额部下凹,鼻端有一指状突,耳较小,仅雄性有象牙,分布于东南亚及中国云南。
❷非洲象(Loxodonta africanus)。体型较前种大,雄性肩高一般3m以上,额部凸出,鼻端有二突起,雌雄都有象牙,产于非洲。可供役用和观赏,象牙是珍贵的工艺品原料。亚洲象为中国一类保护动物。

❶古郡名。秦统一岭南(今广西)的越人部落后置。包括今广西百色、钦州、南宁、玉林、河池等专区的大部和越南北部地区。治所在临尘县(今广西崇左县)。西汉元鼎六年(前111), 汉武帝灭岭南“南越国”,析其地为郁林、合浦两郡。
❷古县名。隋开皇九年(589)灭陈国,在岭南始安郡内置。在今象州县。唐改名象州,属邕管经略使,至民国改设象县。解放后改为象州县,属柳州专区。境内分布壮、瑶、汉等民族。

024 象

长鼻目,象科。陆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体高约3米。重4—5吨。全身皮厚,毛少,4肢粗壮,具5趾。耳壳大,眼小但视觉锐敏。鼻与上唇愈合成圆筒状长鼻,鼻端有指状突起,感觉颇敏。上颌门齿大而长,通称“象牙”长达1.8米。群居,每群约30头左右。喜浴身于泥潭,善游泳。食芭蕉野果、竹叶、嫩芽等,食量甚大。16—24岁性成熟,无固定发情期。怀孕期21—22个月。哺乳期2年。寿命长约60—70年。有2种:非洲象:鼻端有2个指状突起,雌、雄皆有发达的象牙,不易驯服,产于非洲。亚洲象:鼻端指状突起1个,仅雄象有发达的象牙,易驯服,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越南及我国云南等地。我国古时分布较广,北曾到达河南,以两广、福建、云南为多。现仅残留于云南省南缘西双版纳一带。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白暨豚   蒙古野驴 ☛

象xiangElephas

脊椎动物,哺乳纲,长鼻目,象科。陆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体高约3米,体长5.5~6.4米,体重约4~6.7吨。四肢粗壮如柱,皮厚毛少。鼻与上唇愈合并有面部肌肉参与,共同形成圆筒状长鼻,鼻端有指状突起1~2个。上门齿大而长,伸出口外,通称“象牙”,无犬齿。现存有2种:容易驯服的小耳亚洲象,鼻端具有1个指状突起,仅雄象有发达象牙。分布于我国云南和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越南等地;另1种为具有大耳的非洲象,鼻端有2个指状突起,雌雄均有发达象牙,质量优于亚洲象的象牙。不易驯服,产于非洲。可供役用并供展览。象牙是上等手工艺原料,由于获取象牙,大批象遭残杀,数目大大减少。我国已将亚洲象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象的化石发现很多,分布在世界各地。象的进化阶段是由最早发现的始祖象(第三纪早期,大小似猪),经过古乳齿象、乳齿象、剑齿象、猛犸直至现代生存的象,体型由小变大,上门齿由正常大小变得突出甚长的“象牙”,臼齿咀嚼面由小、两列隆起变成咀嚼面宽广,具有多列隆起。

☚ 长鼻目   亚洲象 ☛

象xiang

参见“对应”.

☚ 映射   原象 ☛

象Xiang

长鼻目象科动物的统称。体型巨大,最大的雄象体高3—3.5米,体重可达7吨,为现存世界上最大的陆生动物。皮肤粗厚,被毛稀少。四肢非常粗壮。鼻与上唇连在一起并延长成长筒形,运动灵活自如。没有犬齿。上颌的一对门齿特别发达,突出唇外,即所谓的“象牙”。主要生活在热带丛林之中,性喜结群,群体由几只乃至几十只个体组成,其中由一头身强体壮的雄象作为“头领”。一般在早晨和傍晚活动,主要以树叶、嫩竹、野芭蕉、青草等为食。进食时一般是用长鼻卷取食物送入口中。饮水时也是将水吸入鼻道,再举起长鼻流入口中。喜欢水浴,常将湿泥涂在身上以防蚊虫叮咬。一般视力较差,但嗅觉和听觉十分发达。繁殖力较弱,每隔5—6年才生育一次,每胎1仔。刚生下来的小象全身长满密密的长毛,体重达80—90公斤。经过二、三周后,长毛逐渐脱落,只剩下背上与头上一些稀疏的毛。性成熟期为14—15年。寿命较长,一般可活60—70岁以上。现存两种,因产地不同分别称为亚洲象(Elephas maximus)和非洲象(Elephas africanus)。亚洲象主要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地。在我国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也有少量分布。非洲象广泛分布于非洲的热带地区。这两种象的主要区别是:亚洲象体型较小,额部下凹,鼻端有一个突起,只有雄象具象牙;非洲象体型较大,额部凸出,鼻端有两个突起,雌雄都具有象牙。

亚洲象


象牙质地坚硬,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工艺品原料,主要用于雕刻之中。此外,亚洲象经驯养以后可供骑坐和役用,也可以用于马戏表演。近年来,随着野生象数量的急剧减少,国际濒危物种保护组织已经禁止象牙及其制品的买卖活动。我国也已把亚洲象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 猪   斑马 ☛

象像xiàng

❶哺乳动物。陆地上最大的动物。象牙可以制工艺品。
❷形状,样子。如:景象,现象,印象,万象。
❸仿效,摹拟。如:象形、象声。

象xiàng

《本草纲目》兽部第51卷象(331)。药名。
【基原】为象科动物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L.。
【别名】伽耶(《出北户录》)。

象xiànɡ

Ⅰ ❶ (哺乳动物) elephant: 非洲 [亚洲] ~ African [Asian] elephant
❷ (形状; 样子) appearance; shape; image: 万 ~ 更新。All things take on a new aspect.; Everything looks new and fresh.
❸ (棋子) elephant, one of the pieces in Chinese chess
❹ (姓氏) a surname: ~ 刚 Xiang Gang Ⅱ  (仿效; 摹拟) imitate: ~ 声 onomatopoeia
◆象鼻 trunk; proboscis; snout; 象裁 {纸} elephant; 象齿焚身 An elephant is killed because of its ivory — warning against hoarding wealth.; The tusk of an elephant causes its death.; Wealth brings woe.; 象虫 curculionid; 象耳豆 {植} enterolobium cyclocarpum; 象脚鼓 {音} a drum on a pedestal, shaped like an elephant's leg, used by several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Yunnan; 象皮病 {医} elephantiasis; myelolymphang ̄ ioma; 象棋 (Chinese) chess; 象声 {语} onomatopoeia; 象数之学 learning about the eight trigrams in book of changes; 象限 {数} quadrant; 象形 {语} pictographic characters or pictographs, e.g. 日 (sun) and 月 (moon) — one of the six categori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象牙 elephant's tusk; ivory; ebur; 象牙白 ivory; 象牙海岸 the Ivory Coast; 象牙色 ivory tint; 象牙质 (made of) ivory; {生理} dentine; 象喻 {语} image; 象征 symbolize; signify; stand for; symbol; emblem; token; type; 象征性 token; symbolic; emblematic; 象箸玉杯 ivory chopsticks and jade cups — living a luxurious life

bishop;elephant

❶elephant
❷appearance;look;image
瞎子摸~a blind man feels an elephant—be unable to learn the whole picture/万~更新。Everything takes on a new look; Everything looks new and fresh./~鼻trunk;proboscis

象xiàng

箸玉杯

❷ 气万千|气一新|万澄澈|万更新|险环生

❸ 超以外|意出

❹ 包罗万|巴蛇吞|拔犀擢|盲人摸|群盲摸|森罗万|蛇欲吞|众盲摸

象,甲骨文作,金文作 (摹本),小篆作
象大象之形,本義是大象。卜辭或用本義,或用作人名。銘文或用作人名。提示:《新甲骨文編 (增訂本)》收録14個字形,雖然 “體態”各不相同,但無一不以長鼻爲其特徵,可見古人造字注重表示特徵。金文初形是族徽文字,象形意味很濃,甲骨文則可視爲寫意,一般金文則更見綫條化、符號化。裘錫圭説,同一個字在銅器上用作族徽時的寫法,往往要比一般使用時更接近圖形。這種區别是文字的古體與今體之别,而不是圖形與文字之别。同一個族徽往往有時寫得比較象形,有時也寫得與一般金文比較接近。有些圖繪性比較濃厚的、現在還無法確解的族徽,在殷墟甲骨文中就有用作族名或人名的例子。與這類象形程度比較高的文字相比,一般金文和甲骨文的寫法要簡單得多,不少字已經變得不那麽象形了,其書寫技巧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説明到了商代後期,漢字脱離原始文字階段而形成完整體系的時代,應該已經有了一段不太短的時間。但文字中一些比較原始的迹象又説明,商代後期距離漢字形成完整體系的時代似乎也不會很遠。
楚簡帛文作,沿襲古體,略有訛變。秦簡牘文作,古隸典型。

象xiàng

象形字,甲骨文画的是一头大象。作意符生成了“豫”(大象),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xiàng
像(肖像)
橡(橡树)

221.趣談“象”字

很可能是“象”字,很像一頭“大象”,並且一直以“象”代“像”,直至戰國末期,才造出個“像”字來。於是這兩個概念才得以分開。


甲骨文;甲骨文;金文;篆xiàng

[象形。(《説文》:“象,長鼻牙。南越大獸。三年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象,甲骨文的豎形,有長鼻,大耳,大腹,短肢,很像一隻幼象。殷商時代,河南一帶,氣候溫潤,大象經常出入,當時已經“役象代勞”,甚至用於軍事,衝鋒陷陣,相當於今日之重型坦克(殷人服象爲虐於東夷)。人們司空見慣(根據古脊椎動物學家曹克清)。且辛鼎上“象圖”的作者,對“象”的描繪十分逼真,栩栩如生。否則憑空是想像不出大象是什麼樣子的。不但如此,象牙製品已成了當時婦女的裝飾品,簡稱爲“象”。由於“始祖象”發現於非洲,所以一直認爲它是象的“始祖”。自從我國古哺乳動物學家周明鎮教授在廣東省南雄縣大塘附近發現一種生活於5500萬年前的哺乳動物化石,兼有索鹵類和長鼻類的特徵,彌補了兩者的間隙。1986年經三位美國同行專家鑒定,認爲這才是索鹵類和長鼻類的共同祖先。爲了紀念發現者,特命名爲“明鎮獸”。從而推翻了“象源於非洲”之説。中國才是長鼻象類真正祖先的發源地(根据曹克清教授友誼通訊)。我們的“龍文”源於圖畫,從圖到文,就“象”而言,雖然刻契數刀,然而“很象”,所以我們的文字,迄今仍稱“象形文字”。最新研究表明,大象並不害怕老鼠。)]
《詩經·鄘風·君子偕老》:“玉之瑱也,象之揥(tì)也。”(美玉墜子塞耳,象牙篦子梳頭。)
[春秋] 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齒以焚其身,賄(財物)也。”(象因有珍貴的牙齒而喪生。喻人因財多而招禍。)
[明] 徐弘祖《徐霞客遊記·游盤江橋日記》二十五日:“下午,有象過,二大二小,停寺前久之。”(下午,有象經過白基觀,兩頭大象,兩頭小象,在寺前停留了很久。)

象(xiànɡ)

,长鼻牙,南越大兽,三年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凡象之属皆从象。”(徐两切)
甲骨文作等,均象大象之形,突出长鼻的特征。卜辞或用其本义,如“……获象”(《前》3·31·3)。[1]商代晚期金文象且辛鼎中作,完全是大象的图画。西周金文又有,战国金文作等字形,郭店楚简作,睡虎地秦简作。《山海经》中曾多处记载大象。《吕氏春秋·古乐》:“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罗振玉云:“盖象之尤异于他畜者,其鼻矣。又象为南越大兽,此后世事,古代则黄河南北亦有之。为字从手牵象,则象乃寻常服御之物。今殷虚遗物有镂象牙礼器,又有象齿甚多。卜用之骨,有绝大者,殆亦象骨。又卜辞卜田猎,有获象之语。知古者中原象至殷世尚盛也。”[2]
后“象”被借为“形于外者”之意义,如“气象”、“星象”等。古汉语中有“象人”一词,是专有名词,意思是木偶。《韩非子·显学》:“磐石千里,不可谓富;象人百万,不可谓强。”
象部只有一个属字“豫”,云:“象之大者。贾侍中说,不害于物。从象,予声。”

xiàng

(11画)

【提示】旧字形12画; 新字形11画,第六笔从扁口中一笔撇下,不要分成两笔。

*象xiàng

11画 刀部 
(1) 哺乳动物。耳朵大,鼻子很长,能伸卷,多有一对大而长的门牙伸出唇外,全身皮很厚。是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多产于亚洲、非洲等热带地区。
(2) 形状;样子:景~|气~|印~|形~|万~更新。
(3) 模拟:~形|~声。

象()


甲骨文合集10222,殷
……隻象。

甲骨文合集1052,殷
不其象。

象爵,殷周金文集成7509,殷
象。

象觚,殷周金文集成6667,殷
象。

象且辛鼎,殷周金文集成1512,殷
象且(祖)辛。

象且辛尊,殷周金文集成5609,西周早期
象且(祖)辛。

匡卣,殷周金文集成5423,西周中期
乍(作)象舞。

師湯父鼎,殷周金文集成2780,西周中期
王乎(呼)宰䧹易(賜)□弓象弭矢彤(干)。

噩君啓車節,殷周金文集成12112,戰國
(鄂)(往)……庚象禾……

古陶文彙編3.1240,戰國
象。

古陶文彙編3.1241,戰國
象。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乙12,戰國
大方亡禺(隅),大器曼(晚)成,大音袛(希)聖(聲),天象亡坓(形)……

睡虎地秦墓竹簡·爲吏之道17,戰國至秦
犀角象齒。

魯相乙瑛請置孔廟百石卒史碑,東漢
臣愚以爲如瑛言,孔子大聖,則象乾坤。

穆彦墓誌,北魏
稟五行之秀氣,資四象之純精。

元乂墓誌,北魏
資靈象宿,稟氣河山。

高湛墓誌,東魏
元象元年正月廿四日終於家。

王偃墓誌,東魏
三山降禮,二象凝神。

元湛墓誌,東魏
既而日月成象,山川出雲,乃感中和,克生上德。

高淯墓誌,北齊
若夫將相之貴,象列圓天; 公侯之重, 秩㯹(標)方地。

無量義經,北齊
大哉大悟大聖主,無垢無染無所著,天人象馬調御師,道風德香薰一切。

輔蘭德造像記,北周
是以清信士輔蘭惪(德),咸割家珎(珍),造石象一區。

梁瓌墓誌,隋
大象二年補和州賛治。

李鍾葵妻馬憐造像記,隋
敬造觀世音石象一軀。

敬覺墓誌,唐
故後嗣高門象賢。

俱慈順墓誌,唐
禀氣辰象。

王昕妻李清禪墓誌,唐
象賢不泯。

喬崇隱墓誌,唐
象腎濟美。

石浮圖銘,唐
聖象端室。

思恆墓誌,唐
龍象先歸。

園濟塔銘,唐
龍象咽而雲悲。

三藏聖教序,唐
盖聞二儀有象,顯覆載以含生。

多寶塔碑,唐
佛有妙法,比象蓮華,圓頓深入,真淨無瑕。

玄秘塔碑,唐
象狂猿輕,鈎檻莫收。
《説文》: “象,長鼻牙,南越大獸,三秊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凡象之屬皆从象。”
甲骨文、金文象長鼻長牙獸形。楚文字象身訛爲“肉”形。

☚ 象部   豫 ☛

象xiàng

商代晚期金文族徽字象大象形。有长鼻,头大,嘴也不小,有身,腹部较宽,是阳文,涂满黑色,有尾。写两足,另两足因侧立而被遮看不见。正立,身体横着。是较早的文字的写法。甲骨文都属于早期武丁时的。写法与族徽字一致,只是身体侧立,因两旁有文字而成为正式文字。商代文字没有写出口上一对特长的门牙。周代金文变形已不怎么像。小篆、隶楷基本作象。象牙可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象”义引申为形状,样子。如:景象|气象|万象。组词如:形象|象征。又通“像”和“相”。指相貌,肖像。古书《易经》讲“象也者,像也”。又指相似,好像。如:天象盖笠(见《周髀(bì,指大腿)算经》)|额鼻象五岳(李白《古风五十九首》)。简化字中本以像为象的繁体字。现在《总表》调整,像不作繁体字,可以使用。

象★常◎常


xiànɡ象形,甲骨文、金文1象长鼻巨齿的大象之形,金文2、小篆字形稍变,隶定为“象”。本义为动物大象,引申为象牙、以象牙为装饰的等,假借为形象、样子,由此引申为相貌、类似、摹仿、效法、象征等。
【辨析】
❶以“象”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xiànɡ:像、橡、蟓。
❷象/像/相 这三个字读音相同,意义相近,容易混淆。区分的要点有:a.表示如同的意思,用于“好像”“像……一样”,用“像”,不用“象”。b.用于“想象”(想出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具体形象、设想),用“象”,也可以用“像”。c.“像”由“象”分化而来,这两个字是同源字。d.由“相”构成的词有“真相、站相、苦相、病相、可怜相”等。
【构词】
象棋(象棋)∣象形(象形)∣象征(象徵)∣星象(星象)∣表象(表象)∣抽象(抽象)∣对象(對象)∣幻象(幻象)∣假象(假象)∣景象(景象)∣气象(氣象)∣天象(天象)∣万象更新(萬象更新)∣险象环生(險象環生)∣现象(現象)∣形象(形象)∣印象(印象)∣包罗万象(包羅萬象)∣盲人摸象(盲人摸象)∣像片(像片)∣像章(像章)∣雕像(雕像)∣佛像(佛像)∣好像(好像)∣画像(畫像)∣录像(錄像)∣偶像(偶像)∣摄像(攝像)∣塑像(塑像)∣图像(圖像)∣想象(想象/想像)∣肖像(肖像)∣遗像(遺像)∣音像(音像)∣影像(影像)

(xiàng)

長鼻異於他獸。
【按】象,《説文》:“長鼻牙,南越大獸,三年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即今之大象。

隶xiàng

【析形】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一头体大、鼻长的大象之形。金文、小篆字形虽有讹变,但长鼻的特征仍有所保留。隶书字形变后初形不显。
【释义】《说文》:“长鼻牙,南越大兽,三年一乳。”本义是大象。在《说文》成书的年代,大象跟现在一样,生活在如我国云南等热带地区,但在先秦时代,大象曾经生活在中原地区,有的还被驯养来驮运货物。汉字中的“为”字,甲骨文作,正像以手牵象之形。象是现存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后来有形象、迹象、图像、想象等义,又有效法、描摹、类似等义。[象齿焚身]谓象因有了珍贵的大牙而招致捕杀。比喻因财宝招祸。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graph character. The character in Oracle is shaped like an elephant with a large body and a long trunk.
【original meaning】 Elephant. In the pre—Qin period, elephants used to live in central China and some were tamed to pack.

*象rjang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 南越大獸。象耳、牙、四足、尾之形。凡象之屬皆从象。(九篇下)
象獸之形。

☚ 彭   量 ☛

“彖”的形误。彖(tuàn),猜测、判断,义、韵均合。
《聊·磨》三二: 奉圣旨去招安,急揽辔上雕鞍,前行只将程途盼。人人看着招不下,料想一去即周全,事情原不由人象。参看正文〖彖不的〗。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