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豆豉加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豆豉加工fermented soybean processing以大豆为原料,经过蒸煮及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一种发酵食品的过程。豆豉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发酵豆制品。具有醇香、鲜美可口、无异味、无苦涩等特点。在东南亚等国,尤其在中国和日本食用较普遍。豆豉制曲主要有三种类型,即毛霉形、米曲型和细菌型。中国四川的潼川豆豉为毛霉型,福建的八闽豆豉为米曲型。米曲型豆豉的生产工艺流程见下图。毛霉型豆豉的生产工艺不采用人工接种,而是依靠空气中的微生物自然落入而繁殖制曲,其他过程与米曲型豆豉相同。 米曲型豆豉的生产工艺流程 加工步骤是:❶除杂。将选择好的原料大豆过筛除去杂质,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❷浸泡,先放入清水中浸泡,浸泡温度与时间依各地气温,水温而定。一般冬季浸泡5~6小时,夏季浸泡2~3小时,浸泡后的含水量为45%~50%,此时豆粒膨胀而无皱纹。 ❸蒸煮。用常压蒸煮或加压蒸煮法进行蒸煮。常压蒸煮的时间大约1.5~5小时左右。温度为100℃左右。某些生产工艺(如中国四川的潼川豆豉、永川豆豉等)要求分前后二段蒸煮,使上下原料对翻,便于蒸熟原料。加压蒸煮时,若采用旋转式加压蒸煮锅,可缩短蒸煮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一般蒸煮压力为0.1~0.18兆帕,蒸煮时间为25分钟至1小时。蒸煮好的大豆(称为熟料)仍具有豆香味,用手轻搓豆粒即成粉碎状态时为好。 ❹制曲。它是豆豉生产的关键之一。待熟料冷却到35℃左右时,先将熟料平摊成一定的厚度,便可拌入曲种入室制曲。毛霉型豆豉属于自然接种,依靠空气中的微生物自然落入而繁殖。一般仅冬季生产,制曲温度要求低、时间长。如中国潼川豆豉制曲时,熟料温度为5~10℃,室温为2~5℃,21天后出曲房。中国米曲型豆豉通常用中温性的泸酿3.042号米曲霉纯种制曲,一年四季均可生产,熟料温度可控制在23~35℃,一般3~4天即可成曲。成曲后的豆豉表面布满菌丝和孢子,颜色呈暗绿色,具有正常的曲香味。但由于米曲型豆豉制取周期短,产品风味不如自然发酵的毛霉型豆豉美。 ❺洗霉。将成曲后的豆粒用水清洗,使表面无菌丝及孢子。清洗时不应伤及豆粒,速度宜快,防止豆粒吸收过多的水分,影响豆豉粒的完整性。清洗的方法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将豆粒装入箩筐中,在水池中搅拌清洗。 ❻拌和发酵。清洗后的成曲豆粒中加入一定量的食盐及水,一起人罐密封发酵。发酵时豆粒在酶的作用下,蛋白质降解生成多种多肽氨基酸,赋予豆豉以特有鲜味,碳水化合物降解成糖类,赋予豆粒以甜味,继续降解生成的多种有机酸、乙醇及酯类物质又赋予豆豉浓郁的香味。不同的豆豉生产采用不同的发酵条件。如中国广东的阳江豆豉发酵温度为30~45℃,时间约40天,中国的潼川毛霉型豆豉发酵温度为20℃左右,时间为10~12个月。 ❼晾豉。将发酵的豆豉出罐晾晒干燥,使其达到一定的含水量,即为成品豆豉,蛋白质含量大于20%。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