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语出汉代戴圣《礼记·中庸》。意谓喜欢学习的人接近智,身体力行的人接近仁,知道耻辱的人接近勇。知道这三点,就知道怎样修养自身。喻指有知有仁有勇在修养中具有重要意义,知:同“智”,智慧。仁:仁爱。勇:勇敢。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 同“智”。力行: 努力实行。勤奋好学就接近于智,努力实行就接近于仁,懂得羞耻就接近于勇。指一个人只有好学、力行、知耻,才能达到智、仁、勇。语出《礼记·中庸》:“子曰: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例] 惟孔子曰:“~。”言好学者,岂无数百卷读者乎,而不可道德名其所学者,非务所行者也,学行一也。(明·李舜臣《新城县重修儒学记》)|“~”。在《中庸》作者看来,君子只有勤奋好学,以求渊博知识,方能明白天下事理,故曰“好学近乎知”。君子不只好学求知,还应尽力实行,使自己成为言行一致的仁德君子,故曰:“力行近乎仁。”在知行中君子难免做错事,只要自知羞耻,勇于知错改过,就能成为“过而改之”的君子。(葛荣晋《教授儒商及其管理特质》)|由于儒家的治国方略始终是建立在孔子的人道观基础之上的,所以他们对治国先治人和治人即求仁的思想总是情有独钟。《礼记·中庸》引孔子的话说:“~。”(谢金良《先秦道儒文化中的政治决策思想绎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