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平伙一1043动众人平均出钱聚餐。⑴东北官话。吉林抚松。1930年《抚松县志》:「~,均钱饍食。」⑵北京官话。河北香河。1936年《香河县志》:「~,即众醵钱饮酒之谓。」⑶冀鲁官话。河北滦县。清光绪二二年《滦州志》:「醵钱作酒食曰~。」⑷中原官话。河北大名。1934年《大名县志》:「醵钱饮酒曰~。」河南南阳。胡曜汀、贾文《南阳方言词语考证》:「大伙凑钱饮酒吃饭叫做~。」山西临汾〖 〗。江苏徐州〖 〗。⑸晋语。山西太原〖 〗、山阴〖 〗、忻州〖 〗。⑹江淮官话。江苏南京〖 〗。湖北浠水〖 〗、鄂州〖 〗。⑺西南官话。湖北武汉〖 〗。四川成都〖 〗。云南昆明、玉溪〖 〗、永胜〖 〗、腾冲〖 〗。贵州沿河〖 〗。⑻吴语。浙江金华岩下〖 〗。⑼湘语。湖南长沙〖 〗。⑽赣语。江西新余〖 〗。⑾客话。江西瑞金〖 〗、赣州蟠龙〖 〗。福建连城庙前〖 〗。◈ 《拍案惊奇》:「有个沙王三,乃是王织沙第三个儿子,平日与众道士相好,常合伴~。」民间事故《坐三叉》:「又把野羊捉住,扛回家和同伴们~去了。」叶志坚《僻乡女人》:「岩坞村的夜晚,男子汉们常闹着~。」也作「打平火」、「打平和」。   打平火(惯)指大家凑在一起吃喝,费用分摊。 也作 ❶ 打平和儿。 ❷ 打平伙。 ❸ 打并伙。 打平火惯指大家凑在一起吃喝,费用分摊。《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众人又说不好,独难为他一个,我们大家凑些,打个平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