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诗经·噫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诗经》·《噫嘻》

噫嘻成王,成王轻声感叹作祈告,

既昭假尔。我已招请过先公先王。

率时农夫,我将率领这众多农夫,

播厥百谷。去播种那些百谷杂粮。

骏发尔私,田官们推动你们的耜,

终三十里。在一终三十里田野上。

亦服尔耕,大力配合你们的耕作,

十千维耦。万人耦耕结成五千双。

本诗的时代和主题,历来争议较大,主要是因对“成王”和“昭假”的不同理解而造成的。关于“成王”,毛传认为是“成是王事”,郑笺认为是“能成周王之功”,后人因而认为诗“作于康王之世”(何楷);但大多数人认为成王是生号而非死谥(马瑞辰、王先谦、王国维、郭沫若)。我们采用后一说。关于“昭假”,有人认为只能用于神灵(王先谦),因而昭假的对象是上帝或先公先王,诗系向他们祈谷(《毛序》以来旧说);但也有人认为昭假也可用于生人,诗为成王藉田典礼时昭告臣民之辞(袁梅、王宗石)。我们经过《诗经》与出土西周青铜器铭文中“昭假(邵各)”用法的比勘,发现昭假确实是用于神灵的,但“祈谷和藉田典礼时昭于上帝”和招请先公先王应不矛盾,因为“藉田之谷,众神皆用,独言帝藉者,举尊言之”(《周礼》贾公彦疏)。近人也有主张诗虽写成王藉田,但口气却是成王的近臣向农官传达再由农官向农奴发令(孙作云、郭沫若、高亨)。以上看法还涉及对三个“尔”字的理解,兹不细赘。

根据《国语·周语》等记载,藉田典礼分为两部分: 首先是王在立春或立春后之“元日”(吉日)行祼鬯(灌香酒祭神)祈谷之礼,然后率官员农夫至王之“藉田”行藉田礼,象征性地做亲耕劝农之举。诗篇即叙述了成王祭毕上帝及先公先王后,亲率官、农播种百谷,并通过训示田官来勉励农夫努力耕田,共同劳作的情景。

全诗八句,分为四、四两层。前四句是成王向臣民庄严宣告自己已招请祈告了上帝先公先王,得到了他们的准许,以举行此藉田亲耕之礼;后四句则直接训示田官勉励农夫全面耕作。诗虽短而气魄宏大。从第三句起全用对偶,后四句句法尤奇,似乎不对而实为“错综扇面对”,若将其加以调整,便能分明看出:

发尔私,服尔耕;

三十里,十千耦。

则加点之字,隔句成对;不加点之字,相邻成对。此种对偶法,即使在后世诗歌最发达的唐宋时代,也是既颇少见,又难有如此诗所见之自然。

需要略加讨论的还有“骏”字。上文由“终”字比勘,“骏”当是名词。又以金文对照,“凡典籍中的‘骏’字,金文均作‘’”(于省吾);“畯……契文、金文均从田从允,允、夋之异在足之有无,实一字也”(李孝定)。可见诗中“骏”字,实指田畯即农官,为“畯”字之通假无疑。

总之,《噫嘻》一诗,既由其具体地反映周初的农业生产和典礼实况,从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又以其突出的“错综扇面对”的修辞结构技巧,而具有较重要的文学价值。


诗经·噫嘻 翻译|注释|鉴赏 - 可可诗词网

诗经·噫嘻

 
 噫嘻成王! 啊,成王!
 既昭假尔。① 虔诚祈您降庙堂。
 率时农夫, 统率这些农夫们,
 播厥百谷。 播种百谷求丰穰。
 骏发尔私,② 赶快开发应耕田,
 终三十里。③ 开三十里那么远。
 亦服尔耕,④ 从事耕种要努力,
 十千维耦。⑤ 二人耦耕有十千。

 
 【注】 ①昭假: 《毛郑诗考证》: “精诚表现曰昭,贯通所至曰格”。假同格,指抬请神灵。②骏: 疾也。③终: 终极。④亦: 语助。⑤耦: 并耕。
 
 本篇是康王祈谷祭成王并戒农官的诗。虽是短章,但问题不少。如是否是周公成王时诗?成王是否指周成王?如果是,是生号还是死谥?又“尔私”的“私”,是否是农民私田? “终三十里” “十千维耦”,地何以说三十里?人何以言十千?这些问题,历代学者,解说纷纭,争论繁多,莫衷一是。为要理解诗意,最好就诗辨析,但限于篇幅,不加备述,仅将第一问题,略为说明。
 是否周公成王时诗?解说者虽多,但以姚际恒《诗经通论》 所说较为符合诗义。他说: “何元子曰,康王春祈谷也。既得卜于祢庙(父庙),因戒农官之诗。《家语》,孔子对定公曰: 臣闻天子卜郊,则受于祖庙而作龟于祢宫,尊祖亲考也……愚以此诗章首有 ‘成王’、‘昭假’ 之语,是此诗作于康王之世,乃主作龟祢宫而言。不然,周自后稷以农事开国,即欲敕农官,何不于始祖之庙,举始祖为辞而顾于成王何取乎? 其说巧合,存之。”这段话说明诗的时代和祭成王的原因。又陆奎勋《陆堂诗学》云: “据《竹书》 ,康王三年,定乐歌,吉禘于先王,申戒农官,告于庙”。这又说明康王告庙戒农官的史实。我们不反对王者有生号。但如果说成王用“美其德”(《通释》语) 的生号祭祖,子孙怎好在先祖神前自称美号? 《颂》中也从没主祭者自称生号之例。又如说是史官所写(郭沫若主此说。见《青铜时代·由周代农事诗论到周代社会》) ,也是用主祭者的身份写的。所以说是成王祈谷,有欠顺适,还是康王祈谷祭祢庙戒农官一说为长。
 诗八句,可分为两小节。首二句,祭时呼神祈祷。次六句,向神报告戒农官内容。以“噫嘻”开始。二字是象声词,含有赞叹神明的意思,也是向成王神灵呼告。后面报告戒农官的几件事: 要农官率领农夫播种百谷,祈神保佑我们能得丰收。还说春天已经到来,正是耕种季节。又命他们迅速开发各自应耕的田土,开到三十里。尔私的“私”,有各种解说,是民田?是农官的私田?还是指“禾田主人”即天子? (说详牟庭 《诗切》)。抑或 “私”为 “耜”字的误写? (说见陈子展 《直解》) 等等,都没有定论。各家之说,既有一定的理由,也有不足之处。但由此可见学者解 《诗经》的谨严态度。愚意解作应耕的田。一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二则神前祈谷,难道单为农民或农官私田?应耕田就是各家负责耕种的田,但此说也缺少例证,对此,只好存疑以待知者更正。至于 “十千维耦”,是由当时大规模群耕的现实所决定。这六句虽短少,却反映出集体耕种的场面,读了使人好象看到在那春风拂动的广阔平原上,人声、耕土声沸腾地交响着,锄铲幌动,语声盈野,确象一幅绝妙的耕耘图。耦耕也是当时风气。《载芟》也有 “千耦其耘”句子。《论语》: “长沮、桀溺,耦而耕。”可见直到春秋时代,这种现象还存在。
 它和前篇相似,诗人提出天时、地利之外,还提出劳动力问题。写谷类多曰百谷; 土地广曰三十里; 劳动力多曰十千。都用数字来作夸张。三十里一说,争论很多。但就《笺》云: “竟三十里者,一部一吏主之”。可见不止一个三十里,又如各家负责三十里,都可说是夸张。这些反映他们注意掌握了农时,使地尽其利和集中大量劳动力,将来庄稼定能如愿丰收。
 在八句短章中,抓住了农业生产要素。要点既明确,次要因素自然也包括在内,这样提纲挈领,以主带次,以重概轻的写法,正适合简短而便于入乐演奏的《颂》的特点。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