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词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词徵 词徵清末张德瀛撰。凡二百七十三则,汇为六卷。所论颇为详备。卷一追溯词调之原始,泛论词体之流变,评述词选优劣,补注前人缺漏,不少地方有超越前人之处。卷二、卷三论述乐律、宫调、韵书沿革及各家词韵得失。卷四罗列今存五代至明诸家词集及词选。所列词集有冯延巳《阳春集》、秦观《淮海词》等一百三十五种,所列词选有赵崇祚编《花间集》、周密编《绝妙好词》等十六种。每条附注版本,足资参考。卷五品评宋代词人,记述词家故实,间加考辨。卷六多记清代词人之事,偶有评论。有民国十一年(1922)刊《阁楼丛书》本,唐圭璋《词话丛编》据以辑入。 ☚ 论词随笔 袌碧斋词话 ☛ 词徵词话。六卷。清张德瀛撰。张德瀛(生卒年不详),字采珊,别号山阴道上人。广东番禺人。工词,著有《耕烟词》。《词徵》一向流传不广,自近人唐圭璋从叶恭绰处获得此书,收入《词话丛编》,始为学者所重视,是晚清一部“深博明通”(唐圭璋语)的词学著作。 卷一至卷三对历代词作的用字、句法、声律、词牌、立意、寄兴、风格、意境等方面多所论述。卷四载自五代至明的词集、词学著作一百七十种,包括词集、词选、词谱、词话等类,每种均注明著者、版本。卷五、卷六杂记唐、宋、元、明、清词作品评、掌故,特别是对清词部分的论述颇有见解,如评嘉庆、道光以还词七十余家,各以八字概括其特点,还注明作者的名、字、籍贯、词集名,对清词研究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词徵》对词的演变和作家风格,都有不少深刻的见解,如曰:“陆务观云:‘倚声制词,起于唐之季世。’又云:‘诗至晚唐五季,风格卑陋,千人一律,而长短句精巧高丽,后世莫及。’此亦但究其始耳。实则词至北宋,堂庑乃大,至南宋而益极其变。晚唐五代小词,沾沾自喜,未足言极轨也。”又云:“同叔之词温润,东坡之词轩骁,美成之词精邃,少游之词幽艳,无咎之词雄邈。北宋惟五子可称大家。”再如论词的情与景的关系,曰:“词之诀曰情景交炼。宋词如李世英:‘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情语也。梅尧臣:‘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斜阳,翠色和烟老’,景语也。姜尧章:‘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景寄于情也。寇平叔:‘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情系于景也。词之为道,大旨固不出此。”再如论清词流变曰:“愚谓本朝词亦有三变。国初朱、陈角立,有曹实庵、成容若、顾梁汾、梁棠村、李秋锦诸人以羽翼之,尽祛有明积弊,此一变也。樊榭崛起,约情敛体,世称大宗,此二变也。茗柯开山采铜,创常州一派,又得恽子居、李申耆诸人以衍其绪,此三变也。”这些论述均皆精当。 由唐圭璋采自《阁楼丛书》,编入《词话丛编》,1986年中华书局出版。 词徵词论。清张德瀛撰。六卷。德瀛字采珊,别号山阴道人,广东番禺人。生活于光绪间。仕履未详。词作有《阮俞笛谱》、《空中语》、《画禅外篇》、《击剑录》、《纫兰剩稿》各一卷,总称《耕烟词》。此编约八万字,颇具规模。卷一所论为词体、词牌、词律;卷二论词之律吕;卷三论用字、音韵;卷四列举自唐至明之词集;卷五评论唐宋人词;卷六评论金元明清人词。系统性颇强,自成体系,非如一般词话类作品之札记。此编在词论、词话类著作中,具有集大成性质,取舍公允,立论翔实。有《阁楼丛书》本,一九八六年中华书局。《词话丛编》本。 词徵 词徵词话。六卷。清张德瀛撰。张德瀛(生卒年不详),字采珊,别号山阴道上人。广东番禺人。工词,著有《耕烟词》。《词徵》一向流传不广,自近人唐圭璋从叶恭绰处获得此书,收入《词话丛编》,始为学者所重视,是晚清一部“深博明通”(唐圭璋语)的词学著作。 ☚ 论词随笔 曲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