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小儿脉
小儿的脉诊,与成人有所不同。小儿寸口部位狭小,难分寸关尺。另一方面,小儿临诊时容易惊哭,扰乱脉气,以致难于掌握,故诊小儿通常着重在望形色,审苗窍。在具体测候的方法上,迨至后世医家发明了一指定三部的诊法,使诊小儿脉的技巧有所提高。其法用左手握小儿手,对三岁以下者,用右手大拇指按儿高骨脉上,分三部以定息数; 四岁以上者,则以高骨中线为关,以一指向两侧滚转寻三部; 七八岁则可挪动拇指诊三部,九至十岁可以次第下指依寸关尺三部诊脉,并随年龄及体长增大而调整三部脉位,直到十五岁,即可按成人三部诊法进行。
小儿脉象,三岁以下者,一息八至为平脉。五岁以上,以一息六至为平脉,八九至为数,四五至为迟。通常诊浮沉、迟数、强弱、缓急等脉象,以别阴阳寒热、邪正盛衰,不详求二十八脉。如: 浮数为阳,沉迟为阴; 强弱可测虚实,缓急可测邪正。数为热,多属腑证; 迟为寒、多属脏病。沉滑为食滞夹痰,浮滑为风痰。紧为寒,缓主湿,大小不齐为滞。此外,由于小儿肾气未充,脉气止于中候,故不论脉体素浮素沉,重按多不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