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谢朏兄弟不预人事建武元年(494)十月,宣城公萧鸾掌握军政大权,倾压朝野,进爵为王,谋继大统,多引朝廷名士参与筹策。侍中谢朏不愿趋和,乃求出为吴兴太守,将酒数斛给与其弟吏部尚书谢瀹,写信说: “可力饮此,勿豫人事!” 司马光对此发评,先端出 “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的话,即要求二谢受君之禄报君之恩。接着,指明二谢并为贵近之臣,安享荣禄,而不考虑国家安危,乃不忠行为。此评挥舞封建道德的教条,振振有词,判决严厉。北宋的封建理论权威多有这种架势和言词。 按二谢的表现,似乎可以这样具体分析;二谢为门阀世族代表,享受特权,突出的表现不是促进政治的经济,却是安享富贵以保全自身为令图,视改姓易服为浮云之聚散,正反映了门阀世族的历史特点和局限;同时,二谢不参与萧鸾阴谋,借酒消事,说明门阀世族与武人弄权存在矛盾。武人掌权,既执行讨好于门阀世族的政治,也不时侵犯个别世家大族的利益,门阀世族对于武人弄权往往观察等待,伺机应变,故似乎多有 “清名”,而不是混世魔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