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浩(1754—1832)清昆山人。字孟养,号学圃、椒畦。王原祁外孙李豫德弟子。乾隆五十一年(1786 年)举人。入广东学政周兴岱幕。后主讲兖州书院。曾客居苏州刘恕寒碧山庄。居乡设义学、开门诊、建孝祠,有孝名。通医术。诗文宗杜甫、韩愈。富藏法书名画碑版,精于鉴赏。书工篆、隶、真、行诸体,执笔、运笔有法,自成一家。尤以画名。花卉法徐熙,山水宗王原祁,为娄东嫡派。晚年好用破笔,师法黄公望,自成一格。道光末被画苑推为尊宿,颜炳、郎际昌、俞岳等均为其高弟。曾与吴映奎修辑《昆新两县合志》。著有《王椒畦先生诗画册》《山南论画》等。 王学浩 王学浩1754—1832字椒畦,号孟养。江苏昆山人。乾隆举人。为人恬淡旷适,好游名山大川。长于山水,师法王原祁,结体精微,笔力苍古。初受业于李豫德。中年注重写生,赋色极淡,自言略得元人苍古之趣,用墨能入绢素之骨,比人深一色。晚年专用破笔,雄浑苍老,脱尽窠臼,画格为之一变。著有《山南论画》,立论精当,尝自题其画册云: “六法一道,只一写字尽之。写者意在笔先,直追所见,虽乱头粗服,而意趣自足。或极工丽,而气味古雅。所谓士大夫画也。否则与俗工何异?” ☚ 黎简 伊秉绶 ☛ 王学浩1754—1832清画家。字椒畦,号孟养。昆山(今属江苏)人。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举人。画山水,师法王原祁。初学李多埜,远宗董源、巨然。晚年作画专用破笔,雄浑苍老,脱尽窠臼,一变画格。著有《易画轩诗录》、《山南老屋画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