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学七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学七派明代阳明学派按师承地域所分的七个支派。据清代黄宗羲《明儒学案》,此七派为:(一)浙中王门,即浙江中部王门后学。代表人物有徐爱、钱德洪、王畿、黄绾等。此派以王氏嫡传自命,坚持“王门四句诀”。(二)江右王门,即江西一带的王门后学。代表人物有邹守益、欧阳德、聂豹、罗洪先等。此派对阳明之说多有发挥,流传颇广。(三)南中王门,即江苏、安徽一带王门后学。代表人物有黄省曾、朱得之、唐顺之、徐阶等。王氏生前此派颇著名,死后受浙中派钱德洪、王畿等影响较大。(四)楚中王门,即湖北一带王门后学。代表人物有蒋信、冀元亨等。此派同受王守仁、湛若水之学,此外,还受泰州学派耿定向的影响。(五)北方王门,即山东、河南一带王门后学。代表人物有穆孔晖、尤时熙、孟化鲤、杨东明等。此派思想与王学存在一定差异。(六)粤闽王门,即广东、福建一带王门后学。代表人物有薛侃、周坦等。此派人数较多,但影响不大。(七)泰州学派,指泰州(今属江苏)人王艮为首的王门后学。代表人物还有王襞、徐樾、林春等。此派主张在日常生活中贯彻封建道德,对王学发展影响颇大。 王学七派 王学七派明心学代表王守仁及其后学按地域所分的学派,它们是:姚江学派、浙中王门学派、江右王门学派、南中王门学派、楚中王门学派、北方王门学派、粤闽王门学派,共为七派。姚江学派的代表为王守仁,以 “心即理”、“致良知”及“知行合一”为主旨,学术思想远播海外,弟子遍布各地,学派势力很大。浙中派,指浙江中部的王门弟子后学,代表人物有徐爱、钱德洪、王畿、黄绾、董沄等,以王氏谪传自命,提出“王门四字诀”。江右派,指江西一带的王门后学,代表人物有邹守益、欧阳德、聂豹、罗洪先、魏良弼、王时槐、胡直、邓元锡等,流传较广。南中派,指苏皖一带的王门后学,王守仁在世时,此派颇著名;守仁殁后,则受到钱德洪、王畿的影响。代表人物有黄省会、朱得之、唐顺之、唐鹤徵、徐阶等。楚中派,指湖北一带的王门后学。此派同受王守仁、湛若水之学,互有出入;同时泰州学派的耿定向对此派亦有影响。代表人物为蒋信、冀元亨等。北方派,指山东河南一带的王门后学,代表人物有穆孔晖、尤时熙、孟化鲤、杨东明等。思想有差异,穆认为心与事物“空体弗得”,流于禅学。杨东明则认为元气产生万物,气中有理,理气浑是一物。粤闽派,指广东福建一带的王门后学。该派从学于王守仁者甚众,但多不著名,亦无甚撰述传世。代表人物有薛侃、周坦等。 ☚ 泰州学派 阳明学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