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论韩信为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论韩信为人

刘邦依赖韩信等人打天下,后来产生矛盾,竟至斩了韩信。这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事件。何是何非?历来议论纷纷。司马光对此也认真发了评论。
司马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写韩信,多情寓义,对其用兵,写出神妙,对其遇害,直笔无隐,甚至写出刘邦“见信死,且喜且怜之”,“且喜”是写刘邦对韩信之死正称心如意,“且怜”是写刘邦假惺惺地装出怜悯功臣凶死的酸相。传末论其“志与众异”,葬母于高敞地,决非闲笔,所评“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云云,乃微婉之词,表面上责备,骨子里惋惜,还令人有弦外之音的感觉。司马光把这段“太史公曰”引来作结,似乎同调;两人的情感与观点是否一致,恐怕还难断言。
班固于《汉书·韩彭英卢吴传》评韩信等人因功封王,“见疑强大,怀不自安,事穷势迫,卒谋叛逆,终于灭亡”。只是据史实泛泛而言,没有大做文章;但所论可谓正而不偏,平而不斜。
司马光此评,首先摆出世人一般之见。以为韩信有大功于汉,初无“反心”,只因贬王为侯,“失职怏怏,遂陷悖逆”。汉高祖“亦有负于信”。意思是,刘邦、韩信都有过错,符合于俗话所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之理。
然后,司马光摆出己见。他认为,刘邦对韩信虽然有“言负”之过,指计擒韩信于陈的情节;但韩信的可悲下场,实咎由自取,怎能“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于人”呢!意思是,韩信以市井之志利己,又以士君子之心要求君主,这是矛盾的,难以办到的;言外之意,韩信之死主要还是他自身的过错所致。两司马有点貌同而心异。
或疑韩信是否叛逆。照《史记》、《汉书》所写,韩信晚年有谋反行为,只是未能成事就被吕后破灭。怀疑者以为,所谓韩信谋反,乃是诬构。这是猜想,意构的情节,不等于是事实。
或为韩信叛逆辩解,说刘邦可以为帝,韩信也可以为帝,韩信对刘邦叛逆没啥了不起。这问题就不大好讨论了。因为立场、观点不同,、是没法商讨的。
现在看来,韩信被斩是一个历史悲剧,在那个时代,君臣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是以封建道德判断的。如今分析,只能持历史主义:一方面,可以分析那时君臣的是非;另方面,还要将此君臣是非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考察,韩信于天下初定之时搞阴谋、闹分裂,实在有点不合时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