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记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记者jìzhě

指供职于通讯社、报社、电视台、电台等采访新闻和写通讯报道的专职人员。
世界上最早的记者,是在欧洲威尼斯诞生的。16世纪的威尼斯是欧洲的经济中心,商业活动非常繁荣,各国商人、银行家、达官贵人等都纷纷来到这里,进行商业竞争或享受资本主义的繁华生活。他们聚集在城里,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涉及切身利益的世界各地的消息。这样,有些脑筋灵活的人便投其所好,专门采集有关政治事件、物价行情、船舶起航等方面的消息,或手书成单篇新闻,或刊刻成报纸,然后公开出售。人们根据他们工作的特点,分别称他们为报告记者、手书新闻记者和报纸记者。
在我国,1905年以前,新闻记者有过许多别的称呼,但就是不叫“记者”。中国近现代历史最长的报纸上海《申报》,从1872年创刊到1905年30余年间,登了不少“新闻”,却一直没有“新闻记者”这个称谓出现。在应该称“记者”的地方,却由“友人”“访事”“采访”“访员”等名称表示。
1875年7月7日,《申报》首次刊登招聘“访事”的启事,招聘的条件是:“必须学识兼长,通达事务,并人品端方,实事求是者。”这里,“访事”就是当时对记者的称呼。
以统一的“记者”代替杂七杂八的称呼,是报刊大改革的成果。1905年《申报》进行了一次大改革,向国外报纸学习,把日本报纸上习用的“记者”“新闻记者”的汉字语汇引进中国,从此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才有了一个统一的专称。这是《申报》史上的大事,也是中国报史的大事。
第一次出现“记者”一词的日期是1905年3月10日,当天《申报》所刊一篇题为《论今日各国对中国之大势》的论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记者又何必再烦笔墨以渎吾同胞之听哉!”

记者jìzhě

媒体中担任采访新闻、写通讯报道等工作的人员。
★记仇 记得 记分 记名
★笔记 惦记 牢记 忘记 札记 摘记 博闻强记

记者jì zhě

媒体采访新闻、写报道的专业人员。1890年《日本国志》卷三十六:“东酬西酢,甲询乙谘,巡檐倚柱,若有所思,新闻馆记者也。”1905年严复《原败》:“记者曰:‘此非奇闻也,但当征发时,车站中日日有此事,不足奇也。’”◇日报探事人、秉笔人、采访使、采访员、记事者、记事人、访事人、访事员、访员、访事、探访、探新闻者、探报人、笔员。

记者

记者

广义上指新闻机构的一切从业人员,即编辑、记者、主笔、主编、编委、总编辑、社长、台长及发行人员的总称;狭义上是指编辑部内从事对外采访报道的专业人员。记者是随同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对新闻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社会职业。16世纪,意大利港口城市威尼斯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那里的商人和手工业者急需了解商品原料产地、销售市场以及有关交通、政治、军事、商业行情等情况,于是有些人就以专门从事采访和出售手抄新闻为职业,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新闻记者”。在中国早期的新闻机构中,编辑和记者没有严格的分工,编辑、采访合一。1872年,《申报》创刊后开始设立访员,专门采访本地新闻。之后,《申报》在北京、南京、杭州、武昌、宁波、扬州等26个城市聘有“报事人”或“访员”。1899年《清议报》第7期上出现“记者”一词。中华民国初年,职业记者队伍得到很大发展,涌现出以黄远生、邵飘萍为代表的优秀记者。
记者的类型,按工作性质分,有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广播记者、电视记者;按报道内容分,有政治记者、经济记者、文教记者、科技记者、军事记者、体育记者等;按人员编制分,有本报记者和特约记者;按工作地域分,有国内记者和驻外记者;按工作任务分,有常驻记者、机动记者、特派记者;按职务序列分,我国的记者有助理记者、记者、主任记者、高级记者4级。不同类型的记者有不同的任务,但是不同类型的记者又有共同的职责:一是采写新闻报道,二是反映情况,三是做群众工作。

☚ 通联工作   外勤 ☛
记住

记住

记识 记下 记得 记着 记者 记当 记将 认得 认取 黏贴
记在心上:滞怀 记怀 记心 记臆
记存在心:记持
把道理记在心里:志道
把对别人的怨恨记在心里:记恨 计恨
把对别人的仇恨记在心里:记仇
把冤仇记在心上:挟冤记仇
记住对他人的仇恨:怀恨在心
记住教训、嘱咐等:记取
暗暗记住:阴识
暗中记住:暗记
默默地记住:嘿识 默记 默识
暗记在心:腹记
专心默记:潜神默记
用心记住:心记
单线秘传,口授心记:单传心印
留心记住:留志
背诵并记住:诵忆
(留在记忆中:记住)

☚ 印象   记住的程度 ☛

记者

从事采访报道的人员。分为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广播记者、电视记者等4类。1986年,专业职称改革领导小组批准新闻界设立的记者专业技术职务有助理记者、记者、主任记者和高级记者4个级别。中国现有记者10万多人。

记者

❶泛指新闻工作者。
❷专指从事采访报道工作的专业人员。旧称“访员”、“访事”等。16世纪,威尼斯出现了最早的“新闻记者”,采访有关政治事件、物价、船舶的到达和启碇等消息,出现过“新闻记者”公会。中国“记者”一词最早见于《清议报》第七册。采访新闻、写作报道是记者的最主要、最基本的任务。按工作方式分,有文字、广播、电视、摄影记者;按工作对象分,有工业、农业、政治、文教、经济、体育记者;按工作地区分,有本埠、驻外、特派、旅行记者。

记者

记者

从事新闻采访和新闻报道的人。广义的记者包括和文字打交道的一切新闻工作者。它的最早称呼是访员、访事。我国近代报刊创办30多年,还没有“记者”、“新闻记者”的词汇在报上出现。在报上所见到的还是《申报》初创时期所称的:“友人”、“访友”、“访事”、“采访”、“访员”等词汇,没有统一的名称。直到1905年《申报》向国外各报纸学习,才把日文报纸上刊载的“记者”、“新闻记者”的汉字词汇搬到报纸上,从此新闻工作者才有一个专门的称号——记者或新闻记者。第一次出现“记者”这一词汇是在1905年3月10日《申报》上的一篇题为《论今日各国对中国之大势》的论文,其中有一句“记者又何必再烦笔墨以渎吾同胞之听哉!”第二次出现是在同年同月的14日,在《赞成报馆记者同盟会之说》一文中有:“由于中国各报记者程度之不齐,则虽非立异,而其议论自不相同。”第三次出现是在同年同月的24日,《安徽学生调查表》一文的末一句话:“此系未曾禀报至学务处者,皖省民立学堂当不止是事,姑就调查所闻录之。”之后具上“记者按”三个字。报纸出现后,记者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唐朝的邸报称为“进奏院状”、“条报”、“杂报”,是由邸吏采集消息、编写的,这些邸吏就是记者的前身。在15世纪,地中海的威尼斯出现手抄小报,一些专门采访新闻的机构也出现了。据苏联《大百科全书·报纸》条介绍:“16世纪时,威尼斯产生了一些采访有关政治事件、物价、船舶的到达和启碇等消息的机构。威尼斯曾有过‘新闻记者’公会。”可见,外国最早的记者出现在15—16世纪的威尼斯。记者是新闻机构的基本成员,任务是采写新闻报道,党报记者还有写情况反映与做群众工作的任务。记者应该有很强的新闻敏感,有正义感,有广博的知识,有较高的写作能力与活动能力。记者按工作性质分,有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报刊记者、广播记者、电视记者。按业务内容分有军事记者、文教记者、体育记者等。按任务分有机动记者、特派记者、驻外记者等。我国设有特级记者、高级记者、记者、助理记者、见习记者五个等级的记者技术职称。

☚ 外围采访   记者甘苦谈 ☛

记者

reporter;correspondent;journalist;newsman

记者

reporter;correspondent;newsman; journalist
~们纷纷赶往谋杀现场。Media flocked to the murder site./新闻~ newspaper reporter;newsman/随军~war correspondent;embedded reporter;the embedded/摄影~ press photographer;cameraman/特派~special correspondent/新华社~Xinhua correspondent;reporter of the Xinhua News Agency/本报~staff reporter (or correspondent)/法新社~reporter of AFP/~吹风会press briefing/~座谈会press encounter /~席press box (or gallery)/~协会journalists’ association/~招待会press conference;news conference/~证press card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