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獬廌”、“解豸”。傳說中能辨是非曲直的神獸名,同“獬豸”。《漢書·司馬相如傳》:“椎蜚廉,弄解廌,格蝦蛤,鋋猛氏,羂要褭,射封豕。”顔師古注引張揖曰:“解廌似鹿而一角,人君刑罰得中則生於朝廷,主觸不直者。”《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作“解豸”,《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作“獬豸”。《說文·廌部》:“廌,解廌獸也,佀山牛,一角。古者决訟,令觸不直。”又:“古者神人㠯廌遺黄帝,帝曰:‘何食何處?’曰:‘食薦,夏處水澤,冬處松柏。’”段玉裁注:“《神異經》曰:東北荒中有獸,見人鬭則觸不直,聞人論則咋不正,名曰獬豸。”《文選·張協〈七命〉》:“於是飛黄奮銳,賁石逞技,蹙封狶,僨馮豕,拉甝虪,挫獬薦,勾爪摧,鋸牙捭。”李善注引張揖《漢書注》:“獬廌,似鹿而一角也。”參見本類“獬豸”、“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