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西羌反汉之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西羌反汉之战东汉永和五年(140年)夏,由于汉地方官虐刻,多所扰发,西羌(指居于陇西、汉阳、金城塞外诸种羌)且冻、傅难部起兵反汉,进攻金城(今甘肃永靖西北),并与西塞及湟中诸羌大举进攻三辅(今陕西中部地区),杀长吏。汉并州刺史来机,凉州刺史刘秉因此获罪。拜马贤为征西将军,率左右羽林五校士及州郡兵十万人屯汉阳(今甘肃甘谷东)防御。又在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汉阳、陇道筑坞壁三百所,屯兵防守。且冻分兵攻武都(今甘肃成县西),烧陇关(今甘肃清水县东陇山东坡),掠苑马。永和六年春,马贤率五六千骑反击,在射姑山战败,马贤及其二子均战死。西羌与东羌(居住在当时安定、北地、上郡、西河之诸羌)联合。巩唐部三千余骑攻陇西,烧汉陵园,掠关中、杀长吏。汉派中郎将庞浚召募勇士一千五百人屯美阳(今陕西武功西北),作为凉州后援。武威太守赵冲反击巩唐羌,杀四百余人,降者二千余人。不久,罕种羌又攻北地(今宁夏吴忠西南),北地太守贾福与赵冲合兵反击,战败。诸羌又攻武威,东汉被迫将安定、北地郡治移于三辅地区,派兵加强防御。汉安元年,汉任赵冲为护羌校尉。他改用“剿抚兼施”手段,招降罕种羌五千余户;汉安三年,又以武力击败烧何羌等,先后斩杀六千三百余人。诸种羌相继投降者三万余户,局势暂时安定。 西羌反汉之战西羌联合诸羌反抗东汉统治的持久战争。东汉永和五年(140年)夏, 由于汉地方官虐苛,多所扰发,西羌(指居于陇西、汉阳、金城塞外诸种羌)且冻、傅难部起兵反汉,进攻金城(今甘肃永靖西北),并与西塞及湟中诸羌大举进攻三辅(今陕西中部地区),杀长吏。汉廷拜马贤为征西将军,率左右羽林五校士及州郡兵10万人屯汉阳(今甘肃甘谷东)防御。又在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汉阳、陇道筑坞壁300所,屯兵防守。且冻分兵攻武都(今甘肃成西),烧陇关(今甘肃清水东陇山东坡),掠苑马。六年春,汉将马贤率五六千骑反击,在射姑山战败,马贤及其二子均战死。西羌与东羌(居住在当时安定、北地、上郡、西河之诸羌)联合。巩唐羌3000余骑攻陇西,烧汉陵园,掠关中。汉廷派中郎将庞浚召募勇士1500人屯美阳(今陕西武功西北),作为凉州后援。武威太守赵冲反击巩唐羌,杀400余人,降者2000余人。不久,罕种羌又攻北地(今宁夏吴忠西南),战败北地太守贾福与赵冲的合兵反击。诸羌又攻武威,东汉被迫将安定、北地郡治移于三辅地区, 派兵加强防御。汉安元年(142年),汉任赵冲为护羌校尉。他改用“剿抚兼施”手段,招降罕种羌5000余户;二年, 又以武力击败烧何羌、烧当羌等,先后斩杀6300余人。诸种羌相继投降者3万余户,局势暂告安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