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西域地名词典︱前言 前言 地名,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现象; 从其功能上讲, 是地域方位的符号,然而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符号, 它承载的是历史,是地理特点,是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是民族的发展轨迹,是包括语言在内的各民族文化的闪光点。 西域自古就是多部落、多部族、多民族游猎、游牧、耕种和活动之地。 历代形成的西域各类地名文化,均与曾经活动在这里的各部落、部族和民族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西域地名以其地域性、民族性、历史性和浓厚的文化色彩成为中华地名文化中的奇葩。 西域地名的产生和演变,又是一种文化“运动”现象。 绝大部分地名,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历史文化气息, 带我们进入历史的遐思, 因为每一个具有文化意义的地名,都是一段历史,或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 它们反射出的是新疆各族人民对祖国的情感。 各族人民往往通过这些熟悉的地名概念, 表达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也通过它们寻根溯源,表达对祖先的敬重。 这就是西域地名散发出的文化气息。 西域地名丰富多彩, 门类、语属语种繁多。 既有历史地名、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和文化地名,又有行政区划地名、居民点地名和经济地名;语属既有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蒙古语族和满通古斯语族地名,又有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和汉藏语系汉语族地名。 地名语种又表现为单语种和复合语种的两种形式。 单语种有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锡伯、满、塔吉克、达斡尔等民族语地名;复合语种有维汉合璧、哈汉合璧、维哈合璧、维柯合璧、蒙汉合璧、哈蒙合璧、锡汉合璧、维锡合璧、哈锡合璧、柯汉合璧、汉满合璧、哈达合璧、蒙维合璧以及哈蒙汉、维蒙汉、锡蒙哈等三种以上语言合璧的地名。地名语意内容又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可谓一部百科全书。从西域地名的演变及其地域性、民族性、历史性特点上,我们可以看出西域历史、民族、文化以及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也可以窥见各民族文化在特殊环境、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相互交流、相互结合, 以及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兼容性和互补性,反映出西域自古以来多民族杂居的历史事实。 西域地名散见于各类古籍文献及游记、日记之中,搜集难度颇大。而且,很多地名因音译和注音不同带来的多音现象非常普遍,给地名的使用带来了不便,又引起了学术界诸多争论。为了给广大读者提供一部集实用性、资料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西域地名工具书,我们广泛搜集有关资料,汲取古今学者的研究、考证成果,编著了这部《西域地名词典》。当然,这是一部还不完善的著作,不到、不当之处,殷切期望广大读者不吝指正。编著者 2002年9月 |
☚ 西域地名词典︱凡例 西方伦理学家辞典 ☛ 00013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