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裳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裳人亦称“汉裳蛮”。中国古族名。首见于《蛮书》、《新唐书·南蛮传》,含有大民族歧视之意。据称本为汉族, 唐时已居今云南西北部,“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贞元十年(794)南诏王异牟寻与吐蕃战,俘数千户悉移于今祥云县东北。后被迁和未迁者多融合于白族等少数民族中。 裳人古族名。《新唐书·南诏传》、《元史·地理志》等作“汉裳蛮”。唐初居于铁桥(在滇西北,《蛮书》云其距剑川三日程),处于吐蕃和南诏之间。史称其“本汉人部种”。着汉服,唯头缠五色锦,亦渐染当地民族风俗。贞元十年(794),南诏王异牟寻领兵攻破吐蕃铁桥节度城,俘裳人数千户,迁之于云南(今祥云)东北诸川。其后人(包括未迁者)多融入白族等少数民族中。 裳人又作“汉裳蛮”。古代西南民族。始见于《蛮书》及《新唐书·南蛮传》。据称本为汉族,唐时已居今云南西北部,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贞元十年(794)南诏俘其数千户,悉移于今云南祥云县东北。后多融合于当地的白族等民族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