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袁中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袁中道 袁中道1570—1623字小修,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丙辰始举进士,授徽州府教授,选国子博士,至南京吏部郎中。旋乞休,以疾卒。与兄宗道、宏道齐名;并称“公安三袁”。反对剽袭,追求独创。又提出“先意后法,不以法役意”的主张。能诗文,游览诸记尤见才情。惜淘炼不够,伤于繁芜。为“公安派”代表作家之一。有《珂雪斋集》。 ☚ 臧懋循 胡震亨 ☛ 袁中道 袁中道袁中道 (1570—1623) 字小修,公安人,袁宏道之弟。10余岁即作 《黄山》、《雪》 二赋,凡5 000余言。万历三十一年 (1603年)始举于乡,又14年 (1617年)乃成进士,由徽州教授历国子博士、南京礼部主事,天启四年 (1624年) 进南京吏部郎中,卒于官。中道所为诗文与两兄所作,时称“公安体”,以反对仿古,追近自然为宗。有《珂雪斋集》24卷传世。 ☚ 过云栖见莲池上人有狗丑韭酒纽诗戏作 游百泉 ☛ 袁中道 袁中道1570—1623字小修,号凫隐。公安(今属湖北)人。早慧,十馀岁撰《黄山》、《雪》二赋,五千馀言,为人称道。及长,以豪杰自命,走马击剑,呼卢纵酒,泛舟西陵,走马塞上,尽情游览了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一带,足迹遍及半个中国。约于明神宗万历十八年(1590)与二十一年间两度随其兄宗道、宏道至麻城拜访李贽,受到李贽思想的影响。万历三十一年中举,四十四年登进士第,授徽州府教授,迁北京国子监博士。后要求回南改任南京礼部主事。熹宗天启四年(1624),升任南京吏部郎中。因病乞休,卒于官。中道为公安派中坚,与其兄宗道、宏道并称为“三袁”,其论诗亦坚持公安派主张,但亦看到公安理论的弱点,对其空疏、偏颇之病有所修正。在《中郎先生全集序》中曾言:“至于一二学语者流,粗知趋向,又取先生偶尔率易之语,效颦学步,其究为俚语、为纤巧、为莽荡,譬之百花开而荆棘之花亦开,泉水流而粪壤之水亦流。”对于公安派末流有所批评。宏道称中道诗“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叙小修诗》)。诗以描写山水风光、抒发“贫病无聊之苦”、痛陈“哀生失路之感”者为主。其诗风如宏道所言:“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魄。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叙小修诗》)《邺城道中》十首、《铜雀砚歌为黄观察赋》、《七夕同彭长卿中郎》、《雨变》、《感怀诗》五十八首,皆可以视为其代表作。其诗早年较为浅易,活泼生动是其长,其短处则流于露。其中年以后作品则有意向幽深奇崛方面发展,与后起的竟陵派代表人物钟惺、谭元春诗风有一致之处。著有《珂雪斋前集》、《珂雪斋近集》、《珂雪斋集选》、《游居柿录》等。今人钱伯城合为一集,总名《珂雪斋集》。《明史》卷 二八八、《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有传。 ☚ 宋登春 谢士章 ☛ 袁中道1570—1623字小修,一作少修,号凫隐居士、上生居士。湖广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人。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主要作家。与兄宗道、宏道合称“三袁”。万历四十五年进士,授徽州教授,历国子博士、南京礼部主事,天启四年进南京礼部郎中。卒于官。著有《珂雪斋集》二十四卷。 袁中道 袁中道1570——1623明代文学家。字小修,湖北公安人。万历进士。官南京吏部郎中。与兄宗道、宏道并称“三袁”,以“公安派”著称于世。所著有《珂雪斋集》、《珂雪斋近集》、《游居沛录》。其1614年的一则日记较早地论及了《金瓶梅》存世的信息和内容、作者对研究《金瓶梅》的成书有重要价值。 ☚ 袁宏道 沈德符 ☛ 袁中道 袁中道1570—1630Yuan Zhongdao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徽州府教授,后历任国子博士、南京礼部主事、吏部郎中等职。 ☚ 袁宏道 钟惺 ☛ 袁中道1570—1623明文学家。字小修,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宗道、宏道合称“三袁”。论文反对摹拟,又提出“诗以发抒性灵为主”。有《珂雪斋集》二十四卷。 雪珂斋近集/雪珂斋文集 ☚ 袁宏道集校笺 雪珂斋近集 ☛ 袁中道 袁中道1570—1623明文学家。字小修,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其论文“力矫敝习,大革颓风”,坚持文学发展的观点,主张申写性灵,以真情卓见为文:“文章之道本无今昔,但精光不磨自可垂后”(《解脱集序》)。这也是公安三袁的共同主张,钱谦益以为“小修兄弟间,师承议论”(《列朝诗集小传》本传)。但他晚于中郎,所以,对于竟陵派的理论,昌言攻击;对于公安派的流弊,亦多补救。这是他散文美学理论的独特之处。竟陵派“以俚俗为清真,以僻涩为幽峭”(钱氏《小传·钟惺传》),试图以此反对七子复古之习。他则以为“天下之文莫妙于言有尽而意无穷,其次则能言其意之所欲言”,“大丈夫意所欲言,尚患口门狭,手腕迟,而不能尽抒其胸中之奇,安能嗫嗫嚅嚅如三日新妇为也”(《溪成集序》)。中郎之作,意在破人执缚,不过间有率易游戏之作,且快爽之极,浮而不沉;情景太真,近而不远,其流弊所至,则为俚俗、纤巧、莽荡。他于此有所醒悟,亦“自患决河放溜,发挥有余,陶炼无功”(钱氏引)所以坚持性灵而兼重格调,“发抒性灵而力塞后来俚易之习”(《阮集三诗序》),认为“当熟读汉魏及三唐人诗,然后下笔,切莫率自肣臆,便谓不阡不陌,可以名世了”(《蔡不瑕诗序》),期以扬整刷之功,革末流之弊;颂矫枉之功,补过正之失。这是对中郎文论的弥补和修正,在当代及清初均较有影响。 ☚ 袁宏道 王思任 ☛ 袁中道 袁中道1570—1623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授徽州府教授,后历任国子监博士、南京礼部主事、吏部郎中等职。他与其兄宗道、宏道同属公安派,也强调性灵,但其晚年针对公安派文人的俗浅流弊,提出兼重格调的观点,与乃兄稍异。他的作品也以散文为优。游记多文笔酣畅,直抒胸臆;日记《游居柿录》亦多明快精粹之作,对后世日记体散文有较大影响。著有《珂雪斋集》、《游居柿录》(即《袁小修日记》)。 ☚ 袁宏道 钟惺 ☛ 以豪杰自命/欲焚文稿 ☚ 白苏书斋 以豪杰自命 ☛ 袁中道1570~1627Yuan Zhongdaopoet and proser of the Ming Dynasty. Works: Rhapsody of Huang Mountain,Rhapsody of Snow,etc. 袁中道1570—1623明文学家。字小修。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进士,历任南京礼部主事、郎中。与兄宗道、宏道并称“三袁”,同以公安派著称。于诗文反对摹似,崇尚真实自然。性好游览, 酷爱山水,所作游记颇称清峭。有《珂雪斋集》二十四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