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马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马奈法国画家。1832年1月23日生于法国巴黎,1883年4月30日卒于同地。其父为司法官员。年轻时曾当见习水手去过巴西。1850年入库蒂尔的画室学画,期间为西班牙大师委拉斯凯斯、哥雅的画所折服并深受影响。1859年起独立从事绘画创作。马奈虽从未参加印象派绘画展览,但与莫奈、毕沙罗、摩里索等人关系甚密,被公认为印象主义画派的精神领袖。其作品多表现人们的日常生活及肖像、风景等,画风以明快的色调和爽利的笔法为特色。代表作有《草地上的午餐》(1863)、《左拉像》(1868)、《弗利·贝热尔酒吧》(1881~1882)等。 马奈 马奈1832—1883E·Manet法国画家,印象派的先驱者。出生于巴黎,父亲是个法官。马奈16岁时曾在南美航路的汽船上当见习船员,归国后决心当画家,旋入库退尔画室,在卢佛尔临摹古典作品,到荷兰、德国、意大利等地旅行,受到哈尔斯、格列柯、特别是委拉斯凯兹、哥雅作品的影响。1859年他在沙龙首次展出了《拿樱桃的孩子》。1863年《草地上的午餐》被沙龙拒绝,但这年的许多落选者都对审查不公平不满,拿破仑三世只好在官展不久特地举办了落选者展览会。即使如此,马奈的作品在这个展览会上也遭到风纪上的非难。1865年《奥林匹亚》的发表再次受到恶评。然而青年画家们看到这些色彩感明亮的作品却很振奋,他们开始聚集在马奈周围。这些画家中有毕沙罗、莫奈、西斯莱、雷诺阿、塞尚、德加等。还有左拉、龚古尔等评论家和小说家也参加了进来。从1866年起,马奈和他们经常在盖尔波瓦咖啡馆举行定期集会。马奈作为前辈自然成了他们的中心人物。他们也从马奈所主张的要用鲜明的色彩来讴歌现代生活的美学中,感到了造形上的真实,因而很自然地接受了他的观点。从此他们冲破学院派传统的框框,以研究表现外光为中心课题,展开了崭新的绘画运动。这便成了印象派绘画产生的契机。 《吹笛少年》 ☚ 苏里柯夫 莫奈 ☛ 马奈 马奈1832—1883ManaiE·Manet法国画家,生于巴黎。从小喜爱绘画,18岁受教于学院派画家库图尔。因反感老师的教法中途辍学,游历荷兰、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地,1856年创立个人画室。早期艺术深受西班牙美术和写实派大师库尔贝的影响。1863年画《草地上的午餐》被官方沙龙拒之门外后,遂组织落选沙龙展与官方针锋相对,并因此而扬名。他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均建立在个人对城市生活的观察之上,作品既客观真实,又明快简练,尤其是在表现空气氛围与阳光变化上,色彩与技法都有了新的突破,使他成为一批年轻画家仰慕的人物。不过当这些人——莫奈、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等,发起印象主义革新运动后,他虽然也按照新技法进行创作,但却从未参加过印象派画展。尽管事实如此,他依然被冠以印象派之父而享誉西方。 ☚ 布格罗 莫奈 ☛ 马奈1832—1883Edouard Manet法国画家。临摹过许多前辈画家的作品,并受过东方绘画的影响。曾一度参加过巴黎公社革命运动,创作过一些作品。在艺术上,他具有独创精神,对传统的绘画技法有所革新。早期风格写实,后期着重光与色的整体表现,善于运用明亮的色彩、简练准确的笔致、强烈明暗对比等手法来作画,在外光的表现和肖像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863年后开始和印象派画家接近,画风有所变化,但不久仍以自己方法作画。代表作品有《左拉像》、《枪毙麦克西米连》等。 马奈 马奈1832—1883Manet,Edouard法国画家,曾在库丢尔画室学画,并在鲁佛尔美术馆临摹古典艺术,受里贝拉、委拉斯贵兹、戈雅、哈尔斯艺术的影响。他的画色彩明快强烈,追求光的表现,突破了传统的褐色调画风。1863年所作《草地上的午餐》沿用传统的构图形式表现法国中产阶级的现实生活,人物、情节都不是作者注意的中心,而色调的和谐,阳光透过树叶照射人体的效果和色彩在画面上的布局是他热衷的主题,此画遭到了沙龙的拒绝。另一幅代表作《奥林匹亚》也是采用传统的构图,维纳斯则被现实生活中的少女形象所代替,他在物体相互不同的色调中寻求光色的和谐统一。两幅画都引起了社会的争论,但受到了反学院派的一些青年画家的赞赏,他成为当时经常聚集盖尔波瓦咖啡馆的艺术社团的首领。1874年,印象派的第一届展览虽没有他的作品参展,但他给予了这一运动极大的支持。他曾是1870年德法战争中国民自卫军的一员。代表作有:《阳台》、《左拉肖像》、《弗里—贝舍尔的酒吧间》等。 ☚ 印象主义 莫奈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