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城市规划测量
1951年,衡阳市测量队用基线扩大网测定三角点15个,在市区布设等外线4条,共测导线点1200个,建立起衡阳市独立坐标系。1973年将独立坐标改算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并将1950年湖南省水利局沿湘江施测的二等水准点及市区各导线点 (吴淞高程系) 改算为黄海高程系。1980年,衡阳市勘测规划设计院测量队为配合省测绘局第一测绘院航测1:2000比例尺地形图,在城区360平方公里范围内布设三、四等三角网,施测三角点39个,完成5秒小三角点295个; 在市区加密导线点5000个,控制面积达580平方公里,高程基准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施测黄沙湾至三医院四等水准线16.5公里,埋石27座。1950~1988年,衡阳市测量队为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进行6次规划测图和20余次局部大比例尺地形测图。1951~1953年,采用平板仪测绘1 : 1000比例尺地形图105幅,计21平方公里;1954年测绘1:2000比例尺地形图15幅,计12平方公里。1956~1957年测绘1:5000比例尺地形图27幅,计190平方公里。1980年,民航二总队对市区进行航空摄影,以测绘1:2000比例尺地形图。1981~1984年,湖南省测绘局利用航摄资料进行航测外业工作,并采用精密立体测图仪侧绘1:2000比例尺地形图664幅(40厘米×50厘米/幅),面积531.2平方公里,为衡阳市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