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行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行神

 《礼记·祭法》:
 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霤,曰 国门,曰国行,曰泰厉,曰户,曰灶。诸侯为国立五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公厉。大夫立三祀,曰族厉,曰门,曰行。适士立二祀,曰门,曰行。(郑注: “行主道路行祖神)作。使者出,释币于行; 归,释币于门。今时民家或春秋祠司命、行神。” 孔疏: “国行者,谓行神在国门外之西。”)
 《山海经·海内经》:
 黄帝妻雷祖。
 袁珂案: 王瓘《轩辕本纪》云: “帝周游行时,元妃嫘祖死于道,帝祭之以为祖神。”
 《集说诠真》:
 《前汉书》 载: 颜师古注曰,昔黄帝之子纍祖,好远游而死于道,故后人以为行神也。
 《风俗通义·祀典》:
 谨案: 《礼传》: “共工之子曰修,好远游,舟车所至,足迹所达,靡不穷览,故祀以为祖神。” 祖者,徂也。《诗》 云: “韩侯出祖,清酒百壶。”《左氏传》: “襄公将适楚,梦周公祖而遣之。” 是其事也。
 王利器校注: 《五经要义》 曰:“祖道,行祭,为道路祈也。”
 《清嘉录》卷一“正月·接路头”条:
 (正月) 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 “接路头”。蔡云 《吴歈》 云: “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堤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


 

无锡版画中的五路神似是财神一种


 案: 《无锡县志》: “五路神,姓何名五路。元末御倭寇死,因祀之。” 今俗所祀财神曰五路,似与此五路无涉。或曰即陈黄门侍郎先希冯公之五子,当黄门建祠翠微之阳,并祀五侯。见元初 《石函小谱》 及崇祯间 《武陵小史》。明初号五显灵顺庙,曰显聪、显明、显正、显直、显德。姑苏上方山香火尤盛,号为五圣。昆山家瑞屏公锡畴撰 《黄门祠碑记》 云: “公墓在楞伽山侧,子五侯从祀于山之阳。”家行人公陈垿 《无益之言》 云:“尝度仙霞岭,后经一岭,名五显岭。岭有五显庙,极整丽。黄门子孙,世居世福,吴郡乃五侯父母之邦,而楞伽俗名上方,尤五侯正首之丘也。” 康熙间,汤文正斌巡抚江苏,毁上方祠,不复正五显为五通之所讹,而祀者皆有禁矣。因更其名曰 “路头”,亦曰 “财神”。予谓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黎里汝秋士亦谓是行神,尝有诗云: “人为利所昏,所见无非利。路头古行神,今作财神例。门户与中霤,我乡已废祀。祀灶并祀行,五祀犹存二。”
 《清嘉录》卷一“正月·开市”条:
 是日,市估祀神,悬旌返肆,谓之 “开市”。
 案: 《岁时琐事》: “正月五日,俗呼破五日。欲有所作为,必过此五日始行之。” 长、元、吴志皆云:“五日,祀五路神,始开市,以祈利达。”
 《破除迷信全书》卷一○:
 人不能常居本地,是必要出游的。古时交通不便,出游的少,近今轮船火车,一日千里,出游的或单行,或团体; 近者数百里,远者数千里,数万里,或数十万里,均是司空见惯,不以为奇。惟在我国,一般头脑陈旧的人,于出行时,则必先祭路神,以为非如此,路上就得不著平安。若要推究那一个是路神呢? 原来是甚不光面令人可丑的。为什么呢?若是一个有功生民的伟人死去,后人因要纪念他的功德,把他将神敬拜,或者可以说得下去; 至于一个凶人的浪荡子弟,又没得著好死,后世再去拿他将神看待,未免过于优待了。按《风俗通》 说是: “路神是尧时目为四凶之一舜时流于幽州的共工的儿子,他的名字是叫修,性好远游,却没有游历的好目的,当游历时不知如何死在路上,当时也不过以为死了就算完,并没曾想到他还成了神,谁知时隔二千余年,到了汉朝就把他当路神祭祀。” 这样说来,汉朝以先,并没有路神的名目,汉朝人若是以为非有个路神是不行的,也当推出一个得好死的好人,将他抬上路神的座位,决不当推出一个败家的子弟来,当路神敬拜。汉朝以后的人,若是想到汉朝的错处,就不当将错就错,至少也当另行择选一个好的路神; 可是为什么二千年来,竟以汉朝人的路神为路神呢? 基督说: “瞎子领瞎子,两个人都必掉在坑里。” 就是指著此等事说的。
 还有一个岔儿,就是古人一面以共工的儿子为路神,一面在 《后汉·荀彧传》 上又说: “黄帝的儿子好远游,死在路上,所以后世以他为路神,加以祭祀,以求出门时在路上多蒙他的祝福”,这样看来,在汉朝时忽然添上两个路神,不知他两个还为这最高问题,起什么交涉否?
 [案] 行神,即路神、祖神,亦五祀之一,因与人们生活有关而立神祭祀。在人神化的过程中,有黄帝妻、黄帝子、共工子几种说法,而后世则称为路头神。此皆神话,不必凿凿而求其实也。
行神

行神

民间所敬之神。为古代祀典中的五祀之一。亦称“路神”、“祖神”。究其本源,乃原始的自然崇拜。原始崇拜认为凡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关的事物皆有神在,五祀所奉,均为对人们居处、出入、饮食有用之事物,故祭之。古人远出行路,条件异常艰苦,希望得到神的保祐,因此,行神崇拜便在这种观念中产生。凡远游之前,则先祭行神 (路神),以求一路平安。汉代,人们又将行神具体化,编造出它的多种来历。一说黄帝妻远游,死于道,黄帝祭之以为祖神;一说黄帝子纍祖,好远游而死于道,故后人祀之以为行神;一说共工有子曰修,性好远游,死于道,故祀以为祖神。行神崇拜在民间有一定的影响。

☚ 火神   路神 ☛

行神

即累祖,亦称祖神、道神。《汉书·临江闵王荣传》颜师古注:“昔黄帝之子累祖,好远游而死于道,故后人以为行神也。”《四民月令》:“祖,道神也。黄帝之子曰累祖,好远游,死道路,故祀以为道神,以求道路之福。”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