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毛泽东在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中加写的一段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毛泽东在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中加写的一段话 毛泽东在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中加写的一段话指毛泽东在刘少奇准备向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的草稿上加写的话。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在1950年6月14日至6月23日召开,刘少奇在会上作了《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于6月30日公布施行。毛泽东在刘少奇的这个报告草稿上加写的一段话,又称“1946年以后一段经验”,这段话是:“在1946年7月至1947年10月这一时期内,华北、山东及东北许多地区的农民群众和我们的农村工作人员,在实施土地改革中,没有能够按照中共中央在1946年5月4日颁发的基本上不动富农土地财产的指示,而按照他们自己的意志行动,将富农的土地财产和地主一样地没收了。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一时期,是中国人民和国民党反动派双方斗争最紧张最残酷的时期。土地改革中发生偏差,也以这一时期为最多,侵犯了一部分中农的利益,破坏了一部分农村中的工商业,并在一些地方发生了乱打乱杀的现象。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当时紧张的政治形势和军事形势,同时,也由于我们的大多数农村工作人员没有土地改革的经验,他们不知道正确地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方法,划错了一部分人的阶级成分,将某些富农当成了地主,将某些中农当成了富农。鉴于此种情况,中共中央乃于1947年10月10日颁布了土地法大纲,将富农和地主加以区别,但允许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同年冬季,中共中央颁发了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文件,毛主席发表了《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文告,任弼时同志也发表了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演说。从这时起,农村中发生的某些混乱现象就停止了,土地改革走上了正轨。为了使我们的同志今后在各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工作中不要重复过去的错误,指出过去的经验是有必要的。我们现在是处在完全新的情况下,我们建议的土地改革法,采取了消灭封建制度保存富农经济的方针,也是完全必要的。”毛泽东加写的这一段话,主要精神是要在土地改革中保存富农经济,要求吸取以前打击富农的错误教训。毛泽东关于保存富农经济的理论,是根据中国农村经济不发达的国情提出来的。1946年5月,提出在土改中基本上不动富农土地财产。1947年10月颁发的土地法大纲,又将富农与地主予以区别,但允许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和财产。其后不久,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等著作中,都强调了“对待富农和对待地主一般地应有所区别”的原则,指出不要重复1931年至1934年期间的对待富农的过“左”的错误政策。1950年3月12日,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中南局并华东局、华南分局、西南局、西北局的通知中要求,在今冬开始的南方几省及西北某些地区的土地改革运动中,不但不动资本主义富农,而且不动半封建富农。在刘少奇准备作的报告稿上加写的这一段话中,又提出了要采取消灭封建制度保存富农经济的方针。见《刘少奇选集》下卷。 ☚ 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目前经济形势和调整工商业、调整税收的措施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