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行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行卷

唐代应举者,习尚在考试前把所作诗文写成卷轴,投送朝中显贵,希望获得称誉,称为行卷。唐李商隐《樊南文集·与陶进士书》:“文尚不复作,况复能学人行卷耶?”清王士祯《香祖笔记》八:“陈纬云 (维岳),其年 (维菘) 之弟也,初入都,手写行卷三通,置案上。”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科舉部 > 應試所需 > 行卷1
行卷1  xíngjuàn

唐代應進士試的舉子事先把自己的詩文寫成卷軸,向名公巨卿呈獻,請其向主司即主持考試的官員推薦,稱爲行卷。《全唐詩話》卷三:“[李]播以郎中典蘄州,有李生擕詩謁之,播曰:‘此吾未第時行卷也。’李曰:‘頃於京師書肆百錢得此,游江淮間二十餘年。欲幸見惠。’播遂與之,因問何往,曰:‘江陵謁表丈盧尚書。’”唐·李商隱《與陶進士書》:“除凶書及人憑倩作牋啓銘表之外,不復作文,文尚不作,况復能學人行卷耶?”宋·程大昌《演繁露·唐人行卷》:“唐人舉進士必行卷者,爲緘軸,録其所著文以獻主司也。其式見李義山集《新書序》,曰:治紙工率一幅以墨爲邊準,用十六行式,率一行不過十一字(原注:此式至本朝不用)。”又,明清時書坊選刻舉人中式之作,以供人揣摩仿效,也稱行卷或行書。參見本類“行書”。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科舉部 > 應試所需 > 行書 > 行卷2
行卷2  xíngjuàn

即行書。

行卷xíng juàn

诗文的卷轴。《演繁露·唐人行卷》:“唐人举进士,必有~~。”

行卷

科举考试用语。❶唐时,应试举子于试前将所作诗文写成卷轴,投献礼部主考官或公卿名士,以求向主司推荐,加深在主考官心目中的印象,便于及第,谓之行卷。此风盛行于唐后期,卷轴每幅为墨边十六行,一行不过十一字,字须端正。投献时须身穿白麻布衣。
❷明清科举考试中,凡乡试中式举人的时文(即八股文)试卷,加以选编,汇集成册,刊刻发行,亦称“行卷”。

行卷

行卷

❶指唐代科举考试的一种习尚。唐代举子考试前,为了提高知名度,加深自己在主考官心目中的印象,将事先写好的诗文做成卷轴,投送于已成名的公卿之门,以求其延誊。行卷之风盛行于唐后期。
❷明清科举考试中,凡乡试中式举人的时文 (即八股文)卷,加以选编,汇集成册,刊刻发行,亦称行卷。

☚ 罚科   封弥 ☛
行卷

行卷

唐代举子应试前先把所作诗文写成卷轴,投送朝中显贵或主考官,希望得到赏识、援引,称为“行卷”。宋程大昌《演繁露·唐人行卷》:“唐人举进士,必有行卷,为缄轴,录其所著文,以献主司”。至明代,书坊刻举人中试之作,以供学子揣摩仿作,亦称“行卷”。

☚ 启   札子 ☛

行卷

唐代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举人,为了能够被取中,往往把自己的各种著作用工整的字体写成卷轴,呈献给有权势的官员或文坛领袖,期望他们向主考官推荐自己。这种做法便叫“行卷”。从唐至五代,此风非常盛行。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