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两河口会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两河口会议1935年6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懋功县 (今小金县) 两河口召开的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伯承、王稼祥、洛甫、博古、刘少奇、凯丰、邓发、林彪、彭德怀、聂荣臻、张国焘、林伯渠、李富春共16人。会议分析了形势,说明了红军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方针的正确性,并强调红军应由中央军委统一指挥。张国焘在会上要求改组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并主张红军向川康退却,受到中央多数同志的批评。6月28日,会议通过 《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否定了张国焘向川康退却的主张,决定北上创建川陕甘苏区根据地。 两河口会议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6月26日,在四川省懋功以北的两河口举行会议, 一致同意周恩来所作的关于战略方针的报告,会议通过《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 两河口会议1935年6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两河口召开的会议。会议分析了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国内的政治形势,通过了《关于一、四方面军战略方针的决定》,否定了张国焘提出的要红军南攻成都,然后向川、康边发展的错误主张,明确了两军会合后的战略方针是: “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战中大量消灭敌人,首先取得甘肃南部, 以创建川陕甘革命根据地”。会议决定红军在中央军委的统一领导下,继续北上。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