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两汉文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两汉文学 两汉文学继短命的秦帝国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汉帝国时代。在刘汉王朝的400余年统治期间,既出现了文景之治、武帝全盛、宣帝中兴、光武崛起、明帝安平等几次稳定时期,也发生了王莽改制、绿林赤眉起义、外戚宦官之争、党锢之祸、黄巾起义等多次政局危机。在思想界,则由清静无为的黄老之学、王霸杂用的儒术、强调道地的孔门学说的纯儒学、完全谶纬化了的今文经学先后占据着主宰地位。两汉文学即反映了兴衰升沉的汉帝国的社会情态和精神风貌。在两汉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汉赋,是汉代文人所喜爱的一种文学样式。自枚乘《七发》奠定了大赋的体制后,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等人描写苑囿、京都之类的大赋便逐渐成为汉赋的正宗代表。它们以侈丽闳衍的语汇、铺张扬厉的笔法,夸饰江山的壮丽、物产的丰饶,歌颂汉家功德、天子权威。张衡、蔡邕、赵壹、祢衡等人抒情言志或咏物寄意的小赋,则反映了赋风转变的趋势。汉代散文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历史散文成就引人注目。正史类产生了《史记》这部千古绝唱,它在传记文学方面创立的丰功伟绩一直彪炳文坛。向与《史记》并称“史汉”的《汉书》中某些人物传记亦富特色。《吴越春秋》、《越绝书》等杂史虽非信史,但具有不容忽视的文学价值。论说散文中,从汉初陆贾、贾谊、晁错到“汉末三子”王符、崔寔,仲长统,都以策疏或政论著称; 而刘向、王充等人则以论学之文名世。他们的文章或沿袭纵横流风、或蒙受辞赋影响,或尚简古,或趋绮丽,表现了各自的风格。汉代是诗歌继往开来、探索创新的时代。在纷纷问世的各种诗体中,成就最为显著的是乐府诗与文人五言诗。乐府诗中也有文人作品,但多为庙堂乐歌,佳作极少。“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民歌是乐府诗中的精华。它们继承和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侧面。其中涌现出来的不少叙事诗,如《孔雀东南飞》等,以及很多手法新颖的抒情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影响颇大。文人五言诗是在乐府民歌的直接影响下产生发展起来的。代表其最高成就的是产生于汉末的《古诗十九首》。它们与乐府民歌一道,掀开了后世五言诗繁荣与发展的序幕。 ☚ 楚辞 贾谊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